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中國股市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是跌入3000點之下?是機構市,還是操縱市?

2015年上半年是牛市,毫無疑問。但現在是什麼市?大多數都迷茫了。因為2015年下半年開啟的暴跌宣告熊市的到來。那是否意味著熊市來臨了呢?沒人確定。因為啊,許多專家,包括李大霄之類的,整天在說牛市又來了,整的小散戶一愣一愣的。還有的人則是專門唱空,整天熊市不離口。到底該聽誰的呢?

照我說,小散戶要想不虧錢,得有自己的判斷吶!怎麼判斷呢?最簡單的還是市盈率這個指標!

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上圖是A股上證指數和深成指歷年來市盈率走勢圖。可以發現,2007年,2009年,2015年都是一個市盈率的頂峰。

2007年上證最高市盈率都有70倍了,太瘋狂了。

2009年上證最高市盈率30倍,也是非常高的一個估值了。

2015年上證市盈率最高22倍左右,處於合理水平的偏高水平,但深成指市盈率高達62倍,比2009年的水平還高。2009年之後,A股經歷了6年大熊市,這次,會有多久的調整?

這就是股市最本質的運行規律,很難偏離。一旦偏離,後續的調整時間也會很久。

現在A股市盈率,上證是16.6倍,還算合理。深成指是44倍,明顯還是很高的,2012年最低時不到20倍的市盈率,才造就了大底和後面的大牛市。

所以,通過簡單的市盈率分析,我們可以基本判斷,中小板創業板大概率未來幾年很難有牛市了,必須要經歷估值的調整。而如今IPO速度加快,監管不斷加碼,正是對中小創擠泡沫的動作。不要以為只有樓市在擠泡沫,中小創同樣如此。

對於目前的市場,我們究竟該如何投資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斷中小創不是太靠譜,因為估值太高了,而近期銀行股中字頭的不斷活躍,似乎又在告訴你市場的真諦。到底該不該跟著市場走呢,還是堅持自己的以往觀點,其實真的不用太過於糾結,關鍵是認清楚自己。


A股為何被稱“股癌”?

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現在的股市,是一個不健康的股市。因為股票對很多股民來說,只是作為一個籌碼而存在,一個賺錢的籌碼。他們不會從這隻股票所屬公司的價值來估量這隻股票的價值,而是從這隻股票會不會漲,能不能賺錢而入手,此時投資股市的心態就已經趨於賭徒化,而賭徒,是很難在股市中生存的。當下來說,這可能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因為不光有很多散戶是這麼做的,連機構都是如此,這就造成了中國股市的病態發展和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股市的建立,是為了什麼。

股市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投資者,交易者服務,不是為了讓投資者從差價中獲利而建立。股市可以說是為了上市公司而建立。每段時間都有特定的融資對象,可能是幫一些公司脫貧解困,可能是民企上市,也可能是別的,公司的上市按道理講既幫公司籌集了資金,也令投資者擁有其股份,體現出資金的價值,其目的是為了雙贏。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股市,卻顛覆了股市的設計初衷。

市場的價格,價值應該由買賣來決定,但在市場的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國股市的價值觀已瀕臨崩潰。“炒”已經成為當下股市的主題,這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態。

格雷厄姆說過,“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並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明顯我們當下市場內投機者過多,甚至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從而導致市場的禍亂。

那既然目前市場的問題根源找到了,身為散戶,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林沁園給出的答案是,去做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投機者。


市場主力是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總有這樣的想法,我就相當於存銀行了,我不賣,就是不賣,打死我也不賣,這個股質地又不錯,業績良好,憑什麼讓我賣?過幾年肯定會漲回來的。這時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後70%或者80%以上時反而說了聲:“莊爺爺,偶怕你了,給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個乾淨。

這種現象很奇怪,為什麼在套得少的時候不賣,結果到賬上所剩無幾時反而能痛下決心割乾淨呢?其實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因為幾年的牛市思維慣性,使你堅決相信牛市還存在,跌20%咱補倉,攤低成本,等它反彈到我不虧時我就出局。但情況卻不如你料想的,散戶大部分表現為兩種: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願意出了,還想再賺一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股價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戶的補倉不但沒有減少成本反而擴大了虧損。

那我坐莊是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太簡單了,當跟風盤變少而拋壓增大時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這樣的反彈後面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後乾脆橫盤,到了最後期,一天跌個一分兩分,上下幅度只有幾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把做T的成本計算好了,買賣的差價不夠手續費,再說了。因為不斷的下跌,你只要賣出去基本就沒什麼興趣再買回來了。

有人可能有疑問,既然都是那樣,我不賣不就得了。

其實,到了虧損70~80%以上的情況下是沒人願意割肉的,但為什又割了?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在反彈中,不斷的安排一些股走翻倍行情。你拿的股不斷陰跌,極長時間毫無起色,而不少股一反彈就是很快翻倍,並且那個業績是一天不如一天,你心裡是什麼滋味?

從忍耐、懷疑到絕望,最後痛下決心調倉換股。當市場大部分人都這樣做時,主力就獲得了成功。

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調倉換股錯了嗎?不錯,不過你很難買到那些反彈中很快翻倍的股,為什麼?一個它是逆市而行,大部分人因為害怕把籌碼早早的就拋了;第二是仙股,那籌碼都在主力手上,做多少都是給你看的。第三是你買到了,並獲得了利潤。不過,這是你撞大運了,在這個市場裡比例極低。


看穿主力吸籌手段

 1、 量堆後可耐心持有,主力用計暗渡陳倉,應對以逸待勞

當個股在底部出現“量堆”時,一般來說是有實力資金介入,儘管短期內股價波瀾不驚,但是有可能意味著拉昇只是時間問題。“量堆”表現為成交量在持續低迷後突然出現連續和放量形態。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量堆”的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投資者可以分批逢低買入,並在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耐心等待。

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2、 小心影線“試盤”,主力用計打草驚蛇,應隔岸觀火

影線是觀察阻力和支撐力度的工具之一,不過也經常被大資金操縱。上影線長的個股,不一定面臨巨大拋壓,下影線長的也不一定就有很大支撐。

“試盤”是上影線的一種成因。主力在拉新高或衝阻力位時都可能試盤,以試探上方的拋壓大小。如果上影線長,但是成交量並沒有放大,同時股價始終在某個區域內收帶上影線的K線,那麼主力試盤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試盤後個股放量上揚,則說明拋壓不大,可以放心持股;如果試盤之後出現下跌,那麼說明拋壓不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長上影線發生在個股大漲之後,那麼後市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大。震倉也是上影線的成因,特別是對剛啟動不久的個股,主力可能用上影線嚇出不堅定持股者。

3、量下跌洗盤主力用計苦肉計,應趁火打劫

儘管圖形被資金操縱的可能性較大,但成交量卻很難偽裝。因此從成交量辨識洗盤很重要。如果伴隨著股價破位下行,成交量從放量到越跌越縮量,其中,很可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那麼洗盤的可能很大。如果是變盤,那麼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從主力的角度考慮,用大量籌碼來洗盤既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必要,只會拿部分籌碼來均衡市場。因此一旦確認是洗盤,投資者可借主力將股價打低之機在底部吸納籌碼。


中國股市進入“股癌晚期”?股民:這個說法錯了嗎!

股市永遠只有少數人賺錢,若你炒股還在虧錢,無非就是一不會選股,而不會把握 買賣點,三不會技術分析。股市就如同賭場,要想在巧 取豪奪、弱肉強食的股市中生存,沒有一套嬴利方法技 巧和自我保護的紀律是不行的。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多頭的浪?空頭的浪?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還沒有一套讓你有信心的操作模式,你預設了太多的立場,阻礙了在買點出現時沒有勇氣進場,賣點出現時也沒有勇氣出場,錯過好的買賣點後心理掙扎,要不要進出場,這兩點其實是散戶之所以為散戶的通病,改善之道唯有定法、定心而已,定法,為自己找到一種固定的執行方法;定心,看到方法中的買賣點出現,立刻閉著眼睛執行。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在股票市場,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 股票市場交易中,一時的順利會讓你自以為運氣頗佳,但是一個真理是:股票市場沒有任何禮物。如果你認為在一筆交易中很幸運,通常會預示著你最初感到的幸 運,事實上可能是不幸運的開始。當你幸運地得到某種你認為不應該輕易得到的東西時,你就必須提高警惕。例如你買入股票時,成交價竟然低於委託價格或以當時 的市價而成交,這也許意味著對手方是多麼想要賣出這隻股票,以致他們願意低於當前的買價而賣出。你賣出股票時的成交價竟然高於委託價格或以當時的市價而成 交,這又意味著對手方是那麼渴望得到這隻股票,以致於他們很願意為它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在每一件事情都正確的時候你應該提高警惕。因為巔峰時刻總是短 暫的,之後必然是一路下坡。失敗是股票交易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大的成功之後也可能是大的失敗。

買入股票上漲的概率會隨著倉位的增大而下 降。當你滿倉買入股票時,市場對你最不利的一招就是下跌;當你空倉時,市場對你最不利的一招又是上漲。大多時候走勢專跟你的操作作對。那麼股市作為零和競 局,攻擊性又是怎樣發生的呢?它體現在股價未來漲跌概率的微小變化上,也就是說,股市的攻擊性和概率性相結合,攻擊性掩藏在股市概率性的背後。所以我們千 萬不可買入下降趨勢的股票,越下跌越加倉是極為錯誤的行為。特別是交易額小但價格回落,這預示價格會繼續下跌,也證明股票沒有向大戶流入。

每 個人進行操作後,粗看起來,似乎對市場沒有什麼影響,股價仍然像原來一樣漲漲跌跌。其實,漲漲跌跌的概率在操作前後已經發生了變化,每個人的操作都會對未 來的漲跌概率造成影響。簡言之,“你一買,股票就不愛漲而是愛跌了;你一賣,股票就又開始漲了。”這是因為,市場籌碼是固定的,散戶持倉越大,主力持倉就 會越少,主力派發的節律也會越來越快。這樣,因主力派發,股價下跌的概率當然會越來越大。

從博弈的角度分析,莊家只有收集到足夠的籌碼才會 開始拉抬。你買了幾股,市場上就少了你的這幾股,使莊家收集變得更困難些,這樣就會推遲他的拉抬。這個時候影響力的大小會視你持有的倉位多少不同而定,你 的倉位越大,對市場的影響越大,買入以後上漲的概率就越小。一般來講,買入股票上漲與下跌的概率應各為50%,而一旦倉位超過你自己賬戶資金的一半,則上 漲概率反而大幅下降。當然,散戶對市場的影響力是很小的,由一點點倉位造成的股票上漲概率變小也是微不足道的,但不管有多小,市場一定會體現出來。特別是 散戶之間形成的合力,更是難以想像,而主力卻完全能感受得到。所以,市場就是在跟每個人作對,只不過這種作對不是直接和明顯的,而是隱藏在概率背後,體現 在漲跌概率的微小變化上,使人不易察覺。但用統計學的觀點來分析,則總體將有75%的時候是會直接和投資者作對。

有時主力為了很好地吃掉你,在少數時候,讓會你小吃它一口,以便把你養得更肥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