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星爺: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初識周星馳,是在學生時代,那時還是碟片機流行的年月。

看的第一部星爺的電影是《大話西遊》,那時回老家,因為老家是在村子裡,那會兒的娛樂活動並不算多,於是在老家的那個暑假裡,看碟成了我唯一的消遣。

就算是後來,在互聯網日漸流行,智能機與電腦逐漸取代碟片機的日子裡,在看過千百部喜劇後,能讓我笑哭的只有周星馳的作品。

而當時住的親戚家,能夠讓小孩看的影碟很少,不過寥寥幾部,除了《大話西遊》,便只有幾部港臺警匪片,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來說,大話西遊無疑是最能夠吸引眼球的。

於是,一部《大話西遊》在那個暑假裡我看了不下二十遍,甚至到最後連裡面的臺詞都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

那一年,看《大話西遊》,可以笑的沒心沒肺,喜歡敢愛敢恨的紫霞仙子,更喜歡為愛戴上金箍化身孫悟空,喜歡那個話癆能把小妖怪說死的唐三藏,劇情中的人物都在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再大些,前前後後看完了星爺所有的電影,可要說最喜歡的,依舊還是《大話西遊》。

可是,再長大些,當再次回看時,卻再也沒有笑的沒心沒肺過,同一部電影,不同年齡去看,真的會有不同的感觸。

不僅僅是《大話西遊》,星爺的每一部電影,在不同年齡段再去看,再去解讀時,都可以說是一次新的人生感悟,尤其是在看過星爺的很多類似於自傳的採訪後,才明白他的每一部劇中似乎都經常包含著他人生經歷中的眼淚。

就比如曾經在《國產凌凌漆》中,星爺飾演的神經特工在舞會上一首秋意濃,總是讓我感動。 梁詠琪要殺他,周星馳卻在槍林彈雨中為她的一句無心的話拼命,採摘白玫瑰。 我那麼愛你,你卻要殺我!

又好比在《喜劇之王》裡,那段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的臺詞對白,“導演,我覺得我剛才倒下的姿勢不夠糾結,缺乏了一點點內涵,無法表現出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請允許我再來一次,我會拿出百分百的狀態,爭取做到深刻而不深沉,平淡而不平庸,演好這具死屍。”

當夢想凋零,可還記得,周星馳的那句臺詞。

“其實我是一名演員。”

記得在大學時,又一次重刷《大話》,看著看著不知覺就流淚了,那個被說像是一條狗的至尊寶,他不過是一個沒太大志向的山賊頭子,帶著一群同樣沒有太大志向喜歡打家劫舍卻又不失可愛的小弟們過著悠閒生活。

可偏偏命運卻讓他不得不走上另一條路,想要救紫霞,就必須要打敗牛魔王,想要打敗牛魔王,就必須要變成孫悟空,想要變成孫悟空,就必須要忘掉七情六慾。

瞧吧,這些看似簡單,難的就是那一轉身!

正所謂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愛你。

在現實生活中,假如一個人不工作,如何供你,其實每一個人以前都是那個無憂無慮的至尊寶,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戴上緊箍咒,拿起金箍棒,成為孫悟空,從而要去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至尊寶。

《大話西遊》的結尾有句話,“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像一條狗”。

殊不知,那個如今像條狗的人,他曾是萬妖之王,不過是後來為了摯愛二人放棄了人間的男女情歡、無慾無念、兢兢業業走在西天取經路上的至尊寶。

他如你我這般,收起了脾氣火氣不再任性淘氣,只為夢想奔波。

不可否認,我們這一代人,心裡都有著一個周星馳情結,就像美國人都有星戰情結一樣。

回想我們這代人的青春,最讓人想哭的事情莫過於這三件,看周星馳的電影,聽周杰倫的歌,背誦周樹人的課文。

而在整個學生時代,刻意模仿周星馳的表情和動作是我曾經最愛乾的事。

我喜歡星爺的電影,喜歡他在《算死草》裡,星爺問莫文蔚,‘我很孤獨’用英文怎麼說?”莫文蔚說“I love you.”喜歡他在《喜劇之王》裡鼓起勇氣去向世人證明,他是一個演員!

在星爺的電影裡,有著太多小人物式的卑微、自嘲、屌絲。

那些卑微的男性自尊、被嘲笑的夢想,自我死磕的無盡孤獨被表達的淋漓盡致。

看過星爺的一篇採訪,他說他從不自認為自己表演的是喜劇,他一直認為自己表演的是悲劇。

所以周氏風格總是能讓人有很深的感動和啟發,而不僅僅是發笑。

而周星馳本人如出一轍的人生軌跡,總是能夠給人們太多歡笑後的沉默,狂喜背後的淚水。

為何我年齡越大,看周星馳的電影越覺心酸?

究其原因,我們都變成了我們當初討厭的模樣。

以前總覺得把人演成那樣很可笑,當走入社會才發現,原來,人真的就那樣。

說真的,星爺最近拍的幾部電影還真的挺像周星馳的,但不是周星馳。人生或許就是這樣。

所謂江郎才盡,就是當我們倒過來迎合別人,模仿自己。

我們捍衛周星馳,也是在捍衛最初遠離圓滑世故的自己。

今天是大年初二,晚上正要去刷《新喜劇之王》。

在新的一年裡,給星爺也是給自己送上第一句寄語與祝福。

星爺,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