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改革開放前的深圳,看看曾經的“寶安縣”舊貌


深南大道:從水泥路到“城市座標軸”。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沒有什麼深南大道,當時,深圳是寶安縣的一個小鎮,只有兩條水泥路穿過小鎮,一條是人民路,一條是解放路,全長不到2公里。

東門老街:從“深圳墟”到“商業旺區”。這裡一直是深圳最熱鬧的地方,1983年的東門,人們擺著小攤賣農產品、賣小吃、賣雜貨、布匹、家禽等,跟我們老家鄉下的街道並無兩樣。

80年代深圳戲院、工人文化宮一帶,還張貼著大幅的宣傳畫。

那時候,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單車,1979年前,整個深圳市只有7輛汽車。

蛇口:從小漁村到“國際範”自貿區。說起蛇口,你可能會想到富麗堂皇的海上世界、想到富豪匯聚的深圳灣、還有數不清的出口貿易公司,但1979年的蛇口,還是一個偏僻荒蕪的小漁村。1979年後,蛇口工業區開發建設,投入巨資,維修和恢復了一批文化古蹟,興建了海上世界,女媧補天,蓋世金牛等一批新景觀,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了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新型海濱城區。

華僑城:從農場到“世界級度假旅遊區”。1981年前的華僑城,叫寶安縣光明華僑畜牧場沙河分場,因為靠近戒備森嚴的邊界線,四周只是一片雜草叢生的田野和荒地。直到1985年,香港中旅集團在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興建華僑城,當時,任華僑城指揮部主任的馬志民受荷蘭的“小人國”啟發,決定開發“錦繡中華”主題公園,因為那時絕大多數中國人聽都沒聽過“主題公園”,開發旅遊也違背了招商引資建設工廠的初衷。

火車站:從“小站”到“立體交通樞紐”。1980年前,深圳火車站還只是十分簡陋的三等小站,車站只有一個售票窗口、候車室是露天的,只有四條長凳,沒有廁所,每天只有四五趟列車,廣播員嗓門提高點就可以把所有旅客都通知上車了。


當時車站門前有一個小廣場,的士、中巴和大巴擠在那裡,廣場上除了來去匆匆的旅客,就是迎送香港同胞的親友。改革開放後,深圳特區的高速發展,深圳火車站的客流量成倍劇增,舊站隨之全部拆除,建成了今日的總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的新火車站,還配備了電子售票系統、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等先進的客運服務設施。

小學:從土坯房到“優質教育區”。很多人抱怨說深圳的學位太少,有錢人不惜千金只為一套學位房,但相比80年代的小學環境,現在已經好太多了。當時課堂環境很簡陋,大家就圍坐在一起聽老師上課,沒有多媒體幻燈機之類的設備,只有一個小小的黑板。

羅坊村:從人均134塊到衣食無憂。許多小夥伴在每個月交房租的時候,都會羨慕這裡的本地人,每個月打打麻將,靠收房租就能月入幾十萬。其實,不少深圳本地人,也曾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下圖是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陸的偷渡者,他們原本生活在深圳羅坊村,那時人均年收入只有134元,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於是大家寧可冒著生命危險,都要偷渡到河對岸的香港去,就為了掙點錢養活自己和家人。被遣返,意味著貧窮、飢餓…


深圳河:一座城市變遷的見證人。深圳河是深圳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它見證著深圳的發展, 1980年前,深圳河畔的居民還在深圳河中洗衣洗菜,捕魚捉蝦。1980年後,急速成長的深圳將深圳河當作排汙溝,每年直接排進數十萬噸的汙水和垃圾。深圳河迅速變黑變臭,垃圾汙泥淤積,成了一條几乎靜止不動、沒有生命的死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