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學”遍地開花,培訓機構“變身”成大學

之前看過錢鍾書的名著《圍城》,裡面的主人公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故事由此開始。

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這種“野雞大學”層出不窮甚至已經有了諸多變種。今年高考前夕,人民日報微博通報了國內392所“假大學”。翻翻 前幾年的新聞可以發現,名不副實的“假大學”“野雞大學年年通報年年有。

“假大學”遍地開花,培訓機構“變身”成大學

虛假大學,是指未經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門審批,沒有辦學資質而私自招生辦學的學校,虛假大學最常見的為冒用某大學的分支或者某地的分院。

野雞大學,是指雖然是合法機構,但不被所在國社會、用人企業認可的學校,主要指標是花錢買文憑,而買來的文憑不被用人單位認可。

每年相關部門和媒體都會曝光此類“大學”,但依然還是有不少學生及家長上當受騙。

那麼,這些“假學校”都有哪些套路,記者進行了調查。

技校變中專,100%包就業

“通知書上寫的13號到15號報到,為什麼老師電話突然打不通了?”“老師一直聯繫不上,都不知道怎麼去學校”8月12日下午,記者加入的西安高速鐵道學校新生QQ群裡,網名“堸瘋”的新生髮問。

“北客站,坐地鐵到韋曲南,打個車到聯合學院”“誰帶你報名,你就去找誰”“我以為遇到騙子了呢”新生群很快七嘴八舌熱鬧起來。“誰已經在西安了?有事找我私聊哈”“好好軍訓,會演的時候小姐姐會去看你們的。”這時,群裡自稱17級學姐的“貓九菇涼”表示願意提供幫助,帶著學弟學妹們暢享校園生活。

其實,早在今年6月28日,山西電視臺就以“西安高速鐵道學校太原招生,高調承包就業”為題曝光了該校招生虛假宣傳。百度“西安高速鐵道學校”,可以發現兩條截然相反的內容,點開“西安高速鐵道學校2018年虛假招生被曝光”,文章內容已經不知所蹤。而“西安高速鐵道學校危機公關贏得更多家長認可”這篇文章則稱,某媒體看似的反面報道,結果因當地的很多學生就業落地利好,反而引發更多的家長與學生報名諮詢。

打開網站,該校在6月29日的一則聲明中提到,學校隸屬於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全日制教育為主,同時承接政府創業就業等培訓項目。記者發現,該校網頁底部版權信息區註冊的名稱是西安高速鐵道技工學校,多了“技工”二字。

“全日制教育是一個與‘走讀’相對的概念,不等於普通教育,也不等於學歷教育,職業技能教育也可以是全日制,但是沒有文憑。虛假宣傳的技校往往把自己包裝成‘中專’。”大連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羅志敏指出,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上的是國民教育序列中相當於高中教育的“中專”,但實際上讀技校並無學歷,只是拿了職業資格證書。

記者發現,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曾在一份2016年的信訪回函中責令另一所“西安鐵路交通學校”就“盜用他校圖片進行宣傳、欺騙誤導學生”作整改。回函顯示,這所學校原名西安大唐技工學校,在2015年西安市技校年檢中曾因“不合格”進行了整改,本身與鐵路並無淵源。據不完全統計,僅寧夏一區轄地公號平臺發佈的鐵路系統“100%包就業”招生廣告就多達六十多條。

“有編制的正式員工都是要求本科學歷,公開招考。勞務派遣則沒有學歷要求,初中畢業一樣可以應聘。”西安鐵路局內部員工告訴記者,乘務、站務、信號管理這些崗位的用工,去不去這些學校對就業並無影響。

培訓機構變大學,交錢就能拿文憑

日前,因管理混亂、進行虛假招生宣傳,北京市教委對北京民族大學、北京經貿研修學院作出了停止招生的行政處罰。

記者瞭解到,北京民族大學是一所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不能發放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不能以“高等院校”名義招生。按照北京市教委規定,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名稱中包含“大學”等字樣或未包含“研修”“專修”“函授”“培訓”等字樣的學校,須明確說明本校的辦學類型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於是,該校“移花接木”,與某企業集團合作創辦了二級學院“北京民族工藝學院”,以“全日制高等院校”招來生源,甚至宣稱為低分考生提供二本特招。

“這種做法是違規的,招生宣傳內容不得迴避、混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區別。”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就相當於進修培訓,這種培訓不能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

記者感到好奇,既然拿不到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考生家長為什麼還源源不斷地入學呢?

“事實上,這類機構大多原先是從事成人高考、自學考試輔導培訓的助學機構,由於與高校合作嚐到了甜頭,便自己包裝成本科院校,打落榜考生的主意。但自考實際上並不要求全日制學習、住宿,甚至不需要在錄取季招生。至於所謂要參考中高考成績,不過是機構煞有介事、掩人耳目罷了。有的考生髮現後會退學,但也有很多就一直讀下去了。”羅志敏說,由於沒有計劃的限制,培訓機構在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幾乎沒有成本的專業大量招生,而在監管不夠嚴格的情況下,有的地方甚至交一萬多塊錢直接就買到成人教育的本科文憑。“但學歷是沒有的,用人單位也會考慮自考成考的含金量,否則對高考入學的學生也是不公平的。”

李逵李鬼頻變化,網絡監管遇難題

記者再次搜索時,“北京民族工藝學院”官網已經不見了。據一位被北京民族工藝學院錄取的18級新生透露,因招生停止,他們這一屆同學已經轉去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16年,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就曾曝光北京民族大學虛假招生的問題。而記者發現,與兩校同樣成立於1984年、掛著教民111010020000080辦學許可證號的“北京民族學院”的網頁停更於2016年,通訊地址“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七里店”也與兩校網站一樣。

網絡的發達讓“假大學”分身有術,“春風吹又生”凸顯監管難度。除了自建虛假大學網站騙取信任,另一所被停止招生的北京經貿研修學院在“學院介紹”上打起了主意,電腦網頁版中註明了該機構為“民辦非學歷”,而手機端則刪掉了“非學歷”的字樣。“通過PC端和兩微端發佈信息的不一樣,利用信息差,來打政策的擦邊球,甚至存在一些欺騙誤導學生家長和消費者的現象。”北京教科院信息處副處長唐亮說。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李逵和李鬼的方式做兩套文章。PC端審核比較嚴格不敢違法,但會把違法信息大量夾雜在移動端。消費者看到後很難保留證據。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可以隨時更改落地頁,消費者很難維護權利。”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我國正在修改《互聯網廣告暫行管理辦法》,下一步,PC端、落地頁和移動端廣告之間的關係需要通過立法的方式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