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什麼才算是藝術這個問題至今還是很模糊。世界各大名人對於“藝術”的答案都有不同看法。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藝術就是認識,哲學教授阿瑟·丹託:藝術就是理論,教育家道格拉斯·戴維斯:藝術就是虛擬的表現

《油畫藝術》

如果將藝術細分,它可以是一幅油畫,世界公認的梵高、畢加索等畫作都是價值連城的。通過專家對於梵高的作品解讀介紹,不少人最終也都認可這些作品。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油畫《無題》

這幅《無題》被蘇富比拍賣行估值達到了2000W美元,也因為這一副表面上平淡無奇的畫作價值備受爭議,

那麼拍賣行是以什麼標準來估價這幅油畫?或者說買家是憑什麼認為這幅油畫值得去花這麼多錢去購買?首先以蘇富比這樣的世界頂級公司對於藝術品的估價肯定有一定的技術水準,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羅伯特•雷曼作品之一

其次就是羅伯特•雷曼這個人,他是的畫作幾乎都是白紙加白色元素創作的。因為從來沒人會這個幹,所以他成為了“另類”,藝術學者稱他為“極簡概念主義”。

也就因為這個稱號,我們普通人也能畫出來的畫作,只需經過他這個人物+稱號來動手創作出來的油畫就變得值錢。儘管大部分人覺得他一畫作不知表達什麼,完全就是一張白紙。

可是這幅《無題》的價值已經被世界藝術學者和拍賣行認可。這就是它的價值,簡單來說與畫有關係也可以說根本無關。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音樂藝術》

藝術也可以是音樂。著名的音樂藝術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代表作《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他是古典浪漫主義音樂開拓者,不少作品還被運用到現代音樂創作之中,

我們從他的作品的更新曆程可以看出,貝多芬在年輕時創作的曲與老年時的風格變化,年輕時創作的音樂能給人的聽覺帶來熱血澎湃的感受,而到了年老時的曲開始帶著絲絲感傷。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但不是每個人都聽得懂貝多芬的音樂,甚至連很多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對貝多芬的曲表示不解,那麼音樂是否要聽得懂才算是音樂藝術?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擁有大批的支持者使“藝術”成立。

貝多芬把音樂的音運用到極致,喜歡創作另類的風格和彈奏方式。他寫的曲特別難模仿,19世紀著名鋼琴家施納貝爾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說莫扎特、肖邦的曲子難彈,那麼貝多芬的比他們更難”。

這也是讓音樂大師們紛紛佩服貝多芬的原因。對於他在音樂上的創作成就被譽為天才藝術家是毋庸置疑的。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寫作藝術》

“世界是一座劇場,戲劇容納了世間的一切”。這是著名戲劇、文學家威廉·莎士比亞其中的一首詩,他的作品特點就是會給讀者帶來多個維度的思考,吸引人成為他作品裡的某一個角色,

至於應該是什麼角色,那就是讀者自己的感受了。莎士比亞也是一個出色的編劇,著名的改編作品《羅密歐和朱麗葉》也是一部世界知名的經典。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剛離開我們的中國著名小說大師金庸也是其中一位寫作藝術家,他小說作品裡的人物、風景、金句同樣影響不同年代的人。儘管金庸不斷修改自己的小說,也表達了他對完美的不斷追求。很多人評價他寫作思維超出宇宙,簡單來說就是隻有他才能想出如此巧妙的故事。

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議論,證明藝術應該是獨樹一幟

電視劇電影都需要劇本才可以進行拍攝,那麼一個好的劇本能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思考多個方面的感受。而主要魅力是在於劇本的故事情節,能感染到讀者並帶來收穫,這就是寫作藝術。

油畫(視覺)音樂(聽覺)這兩樣是最直接的感官感受方式,而每個人對於藝術的定義標準不一樣,只要你在事物本身有所獲得或創新就算是藝術。無論是什麼領域的藝術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對於自己的創作不斷突破上限不顧一切的追求極致。你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