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盤及款識 故宮博物院藏

“一夫一妻制”在今天來說,是婚姻法的最基本要求。可在中國古代,一夫多妻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對於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本人來說,三宮六院就更尋常不過了。比如唐玄宗和晉武帝,其後宮佳麗數量足可組建一個整編師!即使差到像光緒一樣慘,也有一後二妃共三人。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嬌黃釉盤

但凡事都有例外,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曆史幾百位帝王中,還真有一位沒有三宮六院,一生只有一個老婆的皇帝,那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雞油黃釉碗

弘治皇帝一生與張皇后感情極好,沒有其他妃嬪。隋文帝楊堅也是除了獨孤皇后外也沒有妃嬪,但獨孤皇后死後也有宣華夫人等妻子,相比之下,能與一人相伴相隨不渝的皇帝只有弘治皇帝朱祐樘一人而已。在那個年代,又是帝王的身份,朱祐樘可謂算得上是“中國好老公”!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盤

不光如此,他還是明代中葉最為勵精圖治的賢君,在位十八年期間,勤於理政,對臣下寬厚平和,生活上注意節儉,不近聲色。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暗刻雲龍紋雙螭耳瓶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弘治皇帝在藝術上的造詣也毫不遜色。弘治朝雖官窯瓷器燒製停停續續,但在工藝製作及釉彩方面上均有建樹,最讓世人公認而青睞的是嬌嫩的黃釉瓷器。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雙龍紋高腳杯

黃釉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在大約八百攝氏度的低溫中燒製而成。“黃”與“皇”同音,因此黃釉是皇家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專為皇帝日用或祭祀使用。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雙龍紋高腳杯

黃釉瓷創燒於明初景德鎮官窯,以弘治朝的最為著名,其精美非凡,不可多得。論之髮色前朝後世皆不及,是歷史上低溫黃釉的最高水準器,因其嬌嫩、豔麗、雋秀、精巧、小可、迎人的誘人風格令人愛不釋手。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地刻花雲龍八寶紋梅瓶

弘治黃釉瓷的黃色嬌嫩如雞油一般,人稱“雞油黃”、“嬌黃”,其釉色純正,釉面平整,滋潤嬌嫩,光澤度好。看起來嬌豔欲滴、恬淡飄逸,審美價值、燒造水準亦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加上採用澆釉工藝,即將釉料直接澆在白釉釉表或素胎之上,故又名“澆黃”。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高腳杯

弘治黃釉器是專為宮廷燒造的器種,因而無論大小器物無一不精,是並列明朝六大種(洪武釉裡紅、永樂甜白、永宣青花、宣五彩、成鬥彩、弘治嬌黃)之一的名貴器種,正因此見之不易、得之更難。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在古代社會,黃色具有極為特殊的象徵意義,尤其是明清兩代對黃色的使用則有更為嚴格的限制。據史料考證,在明代皇宮中,器裡外都施黃釉的瓷器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皇貴妃則用器物內壁為黃釉,外壁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貴妃則用黃釉綠龍器或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則不可以用黃釉器。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墩式碗及款識 故宮博物院藏

因此,黃釉瓷以其靚麗的色彩、尊貴的品格,特殊的象徵意義,成了明代皇家御用之瓷!也許,只有內心純淨、生活真正簡樸、無慾無求的皇帝,才能營造出這樣一個誕生嬌黃瓷的氛圍吧!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嬌黃釉堆花雲龍紋蓋罐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刻雲鳳紋高足碗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象耳刻花香爐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黃釉刻花鳳紋長頸瓶

解讀:大名鼎鼎的明弘治嬌黃釉瓷器


明弘治 官窯黃釉盤

黃釉至尊,捨我其誰。隨著清代帝制的結束,黃釉瓷不再為宮禁中僅有。但黃釉瓷器因其在皇權傳統中烙下的印記卻仍使其成為最為尊貴、奢華的代表。那時而恬淡嬌嫩,時而溫潤淡雅的顏色,更是國人心上揮之不去的雍容典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佈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