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隨著今年奧斯卡片單公佈,一批影片進入了大眾視野,還有一部甚至要在內地上映。《寵兒》在其中算是人氣、熱度最低的一部,而且相較其他幾部,所議話題也顯得薄弱,格局不大。

因為這部電影是一部英國中世紀宮廷劇,僅僅關乎三個女人的愛恨。但宮廷權爭,本就是女人的舞臺,所有的男人在其中皆為配角。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寵兒》根據真實的英國曆史改編。雖然英國有女王常在,但是相較我國宮廷劇產出量,實在不值得一提。並且這次《寵兒》一反宮鬥劇設定,讓那些只知道對著男人承歡的鶯鶯燕燕,這次紛紛撲向了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大不列顛王國的安妮女王。她和她的情人馬爾博公爵夫人薩拉在英格蘭朝野上舉足輕重。但因為女王對情人薩拉的喜愛,導致其權力極度傾斜。女王的偏聽偏信,使得眾多大臣不滿,而且時值戰爭,眼看矛盾就要一觸即發,但這時薩拉的表妹——因家族沒落而不得不投奔他人的阿比蓋爾卻來到了這個宮廷。

阿比蓋爾,這個被薩拉好心收留的親戚,打亂了薩拉的全部計劃,並施計奪得了安妮女王的寵愛,使自己的表姐永遠被放逐,流亡在英格蘭之外。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套路還是這個套路,典型的扮豬吃老虎。

但這一部宮廷劇,正因為沒有牽扯太多的黨派和政治爭鬥,所以要表達的東西才如此明晰:無非就是權力、愛情與歡愉。

每個人都有所得,也有所失去。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馬爾博公爵夫人

薩拉很強勢。

她在影片的前半段以安妮女王的政事顧問的身份出現,幾乎包攬了所有的事務,替女王下所有決策——最後只需要女王當眾宣佈就可以了。女王離不開她。

同時她也是唯一不用對女王俯首帖耳的人,例如諷刺安妮女王化完妝之後醜如狼獾。這是因為她是女王的秘密情人,能夠哄得她開心。

她在宮中游刃有餘,為了自己的公爵丈夫謀利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家族而刻意接近安妮女王的人,但其實她才是最愛安妮的人。

而這也成為了她這場鬥爭中最大的一個弱點:因為真情,所以流露出不該流露的真實。

這些真實的的確確是為了安妮在著想,但是轉化成言語行動時卻顯得分外刻薄。

安妮女王怎麼能受得了這樣的刻薄呢。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阿比蓋爾

阿比蓋爾看著像小白兔,其實切開都是黑的。

她一開始來到宮廷只是為了尋找一個有權勢的男人,一個簡單的小目標。但是當她撞破了女王和表姐的秘密之後,她的心裡迅速謀劃了一個大計劃。仍然是為了那個小目標,但是卻可以去除過程中的許多阻力。

阿比蓋爾的目的比任何人都要明確。

她會在女王痛風的時候為女王採摘草藥,會為了迎合女王假意喜歡女王的寵物,甚至會在深夜爬上女王的床去誘惑那個國家的權力最高者。

她假裝無辜、善良,終於獲得了女王的喜愛,驅逐了薩拉,並且在女王的支持下,與男爵結婚。

當然此時的她仍然是女王的寵兒,只是沒有了權勢遮天的薩拉,她本性暴露無疑。雖然最後她被絕望的安妮女王羞辱著,可是阿比蓋爾得到了她想要的東西。

因為她抓住了薩拉和安妮的弱點,沒有真情,只有假愛,毒藥一樣的語言,可以讓人快樂,可以讓人沉溺,也可以讓人死。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安妮女王

然而這部影片的主角還是這個被困在宮殿裡的巨嬰女王。

她年歲不小了,但還是像個孩子一樣在地上打滾,歡笑,養兔子,會因為薩拉說自己不好看而難過,會因為薩拉離開嚎啕大哭,她完完全全像個孩子。

她雖然是個嬰兒,卻完全能看得出面前這兩個女人是為了爭奪自己的寵愛而互相撕咬,甚至放任她們撕咬,只有這樣她才能獲得一點安全感和存在感。

她對待外界是相當暴躁的,但這是因為她有十七個孩子夭折。而她養的那十七隻兔子正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孩子,她把自己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兔子。

這是安妮的軟肋,阿比蓋爾抓到了,但是薩拉卻不能與她共情。

薩拉愛安妮女王,給了她真實,給了她不偽裝,但是受過太多次傷的安妮女王已經無法忍受一次次的失落了,她想要的是撫慰,哪怕那些話後面隱藏著毒蛇。阿比蓋爾能給她。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安妮女王就是這樣失去了一些對她而言珍貴的東西。

一段無比珍貴的親密情誼。

就連到了最後,前首相提議要讓她們兩個互通書信的時候,她們兩個還是一副鬧彆扭的姿態,兩個人實在是太像了——女王一直在等薩拉的信,而薩拉的信卻悉數被阿比蓋爾扔進了火爐,最後等到的卻是流放的命令。

安妮女王愈加憤怒,把這份憤怒發洩到了阿比蓋爾身上,凌辱她。

但縱然如此,她還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因為她選擇了歡愉而不是愛。

《寵兒》要愛還是要歡愉

仔細回想,其實有一段還是相當動人的。是安妮女王在回憶與薩拉的第一次相見時發生的情景,她永遠記得那個時候薩拉穿了一雙“粉紅色的鞋”,向她“伸出手來”。

她靠著這段回憶來緩解惡疾的疼痛,但是到了影片最後,她已經沒有機會了,她已經成了一個憔悴、痴傻、躁鬱的瘋癲老太婆,她能回憶的只有面前這個偌大的宮殿軀殼。

因為她的選擇,安妮失去了一個知己,失去了一個愛人,失去了一個精神寄託。

這是一個宮廷劇,但其實遠沒有我們的宮鬥劇來得複雜,它抽絲剝繭後展現出的是一個悽慘女人的故事,因為選擇了假愛,選擇了歡愉而失去了真正愛自己的人。

但畢竟假話比真話好聽太多。

只是真的到面對這些的時候,愛情和歡愉,希望我們不要選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