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養子拿遺物去鑑定,專家勸其無償上交,養子一番話打臉專家

清朝末年,伴隨著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統治了中國數百年的大清王朝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與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新生勢力簽訂了優待皇室的八條政策:皇室退位後暫居宮中,日後搬到頤和園;延續皇帝尊號;每年享400萬兩“生活費”;保護皇室財物等。

老太監養子拿遺物去鑑定,專家勸其無償上交,養子一番話打臉專家

就這樣,溥儀成為了一個名不符其實的皇帝,雖說退位暫住紫禁城,但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為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溥儀身邊只留下幾個太監,其他太監都是樹倒猢猻散四散逃亡去了。為了讓身邊的太監照顧好自己,溥儀給這些太監很多的財物,有時還會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寶物賞賜給這些人。

在溥儀離開紫禁城後,有一個曾姓老太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憑藉自己手中不菲的遣散費,老太監還收養了一個孩子,孩子長大後也十分孝順,老太監也算是安享晚年怡然自樂。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老太監的養子因生活拮据,從老太監留給自己的遺物中找到了一支御賜的白玉毛筆,想著怎麼也值點錢,於是便私下裡找人出售,並聲稱是皇帝的御筆。

老太監養子拿遺物去鑑定,專家勸其無償上交,養子一番話打臉專家

養子的行為引起當地文物部門的注意。為了鑑定這御賜之物,這些專家來到曾老漢的家中,說要看看這“御筆”的真面目。老漢以為他們是買家,也沒有多想,便拿出御筆讓他們鑑賞。只見那御筆通體雪白,晶瑩剔透,筆管為白玉材質,溫如羊脂,潤如秋水,上面刻有四個字:浩然硃筆。而“浩然”就是溥儀的號,溥儀字耀之,號浩然。經過專家的鑑定,這確實是溥儀的用筆,並給出了一個大約一百萬的價格。八十年代的百萬,那對於一家人可是天文數字!老漢可是激動壞了。

之後專家亮明瞭身份,並讓老漢為文物事業多做貢獻,而且還會得到嘉獎和表彰的!

老太監養子拿遺物去鑑定,專家勸其無償上交,養子一番話打臉專家

但執拗的老漢那肯把養父的東西捐出去,他對專家說,家裡還等著用這支筆還錢餬口維持生計呢,肯定不會捐出去的。之後專家也多次上門勸說,但老漢還是固執己見,不肯把寶貝上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