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 在熊市 加密貨幣已經成為機構專屬投資品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涉足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領域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相比之下,普通投資者的數量增長則並不明顯。


摩根士丹利 在熊市 加密貨幣已經成為機構專屬投資品


在這篇題為《解密比特幣:一次簡單的討論與啟示》的報告中,這家國際投行的研究部門深入研究了過去半年時間裡比特幣的狀態,並且指出了一些他們注意到的趨勢。這份報告的發佈日期是10月31日。

或許最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不斷轉變的態度。一開始,他們將比特幣稱作“數字現金”,認為投資者對其很有信心;隨後又說比特幣是一種解決方案,能夠解決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他們還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支付系統;最後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機構投資品。

通過對比特幣生態的研究——包括記錄交易且永久有效的賬本、一系列的攻擊、硬分叉、成本低於比特幣的新技術以及市場波動性等,摩根士丹利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

摩根士丹利最終給出的結論是,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機構投資品”,而且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近一年時間。自2016年1月以來,得到妥善管理的加密資產不斷增加,目前,對沖基金、風投和私企持有約71.1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的確有很多大型金融機構進入加密貨幣領域,例如富達投資(Fidelity)新的加密貨幣服務部門,貝恩資本投資了一家交易所,Coinbase完成E輪融資以及部分國家的許可式監管都鼓勵了傳統金融行業的參與。

報告中還指出了這類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時的顧慮:監管不確定性、缺乏合規的託管方案以及大型金融機構的缺席。

報告還研究了近段時間大熱的話題:穩定幣,或者一些尋求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和穩定幣USDT交易對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報告指出。現階段,近半數比特幣交易都是通過數字資產交易對的形式進行的,這個趨勢是從去年開始的。

報告作者表示。很多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接受法幣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隨著加密貨幣市值開始下滑,USDT在比特幣交易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很多交易所只有幣幣交易對,而沒有法幣交易對。因為加密貨幣和法幣交易對需要通過銀行,費用也更高。

加密貨幣初創公司都希望利用這個趨勢,包括交易所和部分公司在內,都在研發自己的穩定幣。

儘管如此,研究者表示,並不是所有穩定幣最終都能生存下去:只有“交易成本最低、流動性最強以及監管架構最全面的”穩定幣才能實現全面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