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但凡提起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除了人多房貴,不少人第一感覺肯定是“堵車”。但若算人口密度,東京才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卻少有聽說會有堵車的情況。在這方面,東京用了什麼策略?日本的城市規劃是怎樣的?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北京面積16410平方公里,人口2170萬,車輛保有量564萬,而東京城市面積只有2190平方公里,是北京的1/8,可是人口卻多達3700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機動車保有量超過800萬,是北京的1.6倍。可見,東京被稱為全球治堵最成功的“東京奇蹟”絕對是名副其實的。那麼佔地面積不大,卻人多車多的東京是如何避免堵車的呢?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01

其實東京治堵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大約在上世紀中期,東京也曾有過不堪回首的大堵車時代。當時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東京的汽車也越來越普及,至80年代,東京的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400萬輛。交通擁堵問題開始被全社會廣泛詬病。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東京交通擁堵情況已經見諸報端。在1970年,東京的出租車更不得不採取每堵3分鐘就收取20日元的交通擁堵費策略,填補因擁堵嚴重所造成的損失。照這擁堵價估算,東京所付出的交通擁堵費用,每天都超過1億日元。

交通擁堵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中,除了金錢的損失,最為致命的可謂交通事故的明顯增加。截止1987年,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連續6年突破9000人,1988年更是超過了1萬人(2017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694人)。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為此,東京警視廳迫切需要採取行動,緩解市中心的交通擁堵狀況。於是,由22輛摩托車和4輛巡邏車組成的高峰期交通機動調整隊便成立了。他們會不間斷進行信息收集和道路疏通,在擁堵度達到5(擁堵距離900米,或堵車達150輛以上)的時候,甚至會出動直升機進行高空指導,以防止出現道路事故。

除了道路疏通,他們還考慮到商業街配貨而引起的貨車擁堵。1980年11月起,為緩解這種狀況,東京對商業街的配貨車進行了物流改善,實行統一配貨。

在1982年10月,警視廳交通部更是組建了一支特殊的“橙色部隊”。專門針對有大型活動或道路施工的時期,由他們負責和相關單位接洽。除了推行各項整治措施和進行防止交通擁堵的行政指導之外,東京警視廳從未放棄開發一套長期有效的、能緩解交通擁堵的“路政通信體系”。

02

之所以會造成交通擁堵嚴重,很大原因是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只佔少數。當大部分人民都選擇利用私家車出行,那麼不僅容易形成擁堵,更會導致停車困難。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交通的作用,是治理交通擁堵最根本、且非常有效的措施。東京的城市規劃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在日本經濟的高度成長期、國民人人都能買得起車之前,日本就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

東京的第一條地鐵線建於1927年,是全亞洲最早建設地鐵的城市。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東京地鐵線路已經非常完善了。目前,34條地鐵輕軌線路把整個東京覆蓋得嚴嚴實實。在市中心,只需10分鐘之內的路程,就可以輕易地找到地鐵或輕軌車站。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據統計,各大國際都市地鐵利用率中,東京佔比是最高的。交通出行總量中,紐約乘坐軌道交通工具的有54%、巴黎和倫敦分別是37%和35%,而東京則高達91%。東京軌道利用率高除了線路多,換乘方便也是原因之一。99%的線路換乘都不需要走上地面另尋入口,站內指示牌隨處可見,而且交叉站點的換乘步行時間平均不超5分鐘。有的更是簡單到車門對車門,連站臺都不用出。

不僅如此,日本的軌道交通更是常年奉行守時的準則。無論東京還是其它任何地方,地鐵、軌道都會有準確的時刻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變動的。日本鐵路的準點率每年都保持在97%以上,鐵路服務人員通常會為短短的1分鐘的延誤反覆道歉。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這裡還想強調的是人性化。日本的無論軌道交通,還是地鐵站,一般都裝有專門供工薪族或者需要的人整理儀容儀表的鏡子;一年四季,公交系統都能為你帶來適宜的溫度:冬天座椅自動加溫、夏天窗戶會掛上百葉窗簾,為乘客遮陽去暑……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統受人喜愛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此之外,日本更是通過限制公務車輛來實行交通管制。在東京,一般只有都知事(相當於中國的市長)級別以上才可以配車。公務人員出去辦事會選擇軌道交通,然後實報實銷。因此整個東京都廳上萬名公務人員,公務車數量僅有10輛左右。

03

東京是一個寸金寸土的城市,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首先採取的就是堅決取締違章停車,加大對於違章停車的處罰力度。接下來便是停車場的建設。日本政府有效地利用了地下空間,1956年開始,東京就不斷地在日比谷公園、銀座、京橋等地區建設多處大型地下停車場。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為提高單位面積的車輛容納率,從而緩解停車難的問題,日本政府可謂絞盡了腦汁。1960年,地下停車場項目相繼完工的同時,日本就已經想方設法開發立體式停車場。到1962年,日本第一座位於東京高島屋百貨店的立體停車場修建完成,原本兩輛車的停車位現在可容納20輛車,實現了質的飛躍。

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不斷推行立體機械式停車場、公共停車場等的建設,並開始進行建設費的補貼,極大程度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

04

日本由於涉及隱私問題,天眼監控並不如國內普通。那麼,是如何查辦違章停車的呢?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日本的大街小巷經常會看到一支身穿綠色制服、配備著數碼相機和記錄儀器、騎著自行車的小隊伍。他們是除了警察之外,查辦違章停車的主力。這支綠色的小隊,是由當地警視廳組建的退休老年人“城管部隊”,主要監督糾察違法停車。一旦發現立刻拍照貼條,處罰即時生效。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據東京警視廳公佈的數據顯示,自綠色小隊的成立,東京10條主幹道的違章停車現象減少了82%,平均每小時的堵車距離縮短了40%,平均每五公里的行車所需時間減少了11%,停車場的使用率也增加了21個百分點,效果顯著。

除了道路違章,在生活小區道路上違章停車,同樣要接受相應的處罰。小區居民發現後可直接向警方報警,警察會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規定,向車主罰款1萬5000日元,並扣2分。

05

日本交通管制政策能真正落實,除了高昂的違法成本,更重要的行人和車輛之間由相互謙讓形成的一個相對文明的社會環境。日本人民都秉承著一個理念,只要坐在駕駛室的位置,無論駕車人身份、無論車的檔次,此時此刻他只是個司機,必須對坐在車內的人負責、對車外行走的路人負責。

道路上的行人與車輛都十分遵守信號燈的指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因此,即使市內車速很快、路口錯綜複雜,也不會讓人覺得喧囂雜亂。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為何從不堵車?

同樣,雖然裝有警笛的車隨處可見,但經常鳴警笛的都是救護車、消防車等。當笛聲響起,路上車輛都會靠邊或者停車讓路;而車遇人,人優先、車遇車,直行優先等文明行車的理念更是隨處都可體現。

可見,無論是宏觀的政府政策舉措,還是細化到個人道德理念,無一不影響著城市規劃的實行。若從自身角度去思考,對於緩解國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