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成功與否,5天后便見分曉。

剛剛,在飛行近24小時後,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完成了與國際空間站的

首次自動對接任務。

3日19時,載人龍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附近,在全程不依靠後者機械臂且空間站保持運行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空間交會系統完成了首次自動對接任務(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合併且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過程被稱為“空間交會對接”)。

據NASA介紹,為測試載人龍飛船逃逸系統,在離國際空間站120米時進行了一次後退,大約退至180米再次向空間站靠近;到二者距離20米時此次空間交會對接正式開始,在先通過對接結構進行軟對接後,指揮中心下達了最後確認指令,飛船最終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硬對接,穩定固定在國際空間站上。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被動對接和主動對接

作為載人航天三大基礎技術之一,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分為被動對接和自動對接兩種方式,而掌握該技術是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前提條件。除此之外,該技術還是解決空間站補給、維修以及應急情況下航天員救援等關鍵。但實現該技術並不容易。

如果要用幾個詞來定義空間交會對接的話,那就是“撞得上、彈不開、撞不壞”。

但對於航天器來說,極快的飛行速度以及複雜的宇宙環境,任何細小的偏差都很有可能導致對接失敗。因此,空間交會對接是一項對精度、可靠性要求極高的航天技術,且風險極高。而SpaceX則是第一家實現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空間交會對接的商業公司。

早在2012年10月,SpaceX貨運龍飛船就與國際空間站進行過首次對接,只是當時採取的是被動對接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當龍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附近時,後者會“伸出”機械臂將飛船拉入空間站,再進行貨物卸載任務。依靠這種方式,SpaceX在此後先後為NASA執行了多次空間站補給任務,但這種方式並非萬無一失。

2017年2月,龍飛船在快要飛抵國際空間站僅1600米時,因計GPS定位失誤突然自動終止了對接,以致該貨運補給任務推遲。所幸當時俄羅斯也發射了一艘貨運飛船,才沒有給空間站工作人員造成供給困擾。但顯然,無論對於SpaceX還是NASA來說,這次的任務失敗都是不能輕易抹去的。此次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

而實際上,中國早在8年前就已實現了兩大航天器的自動交會對接。

2011年1月,神州八號”順利升空,並在兩天後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形成了一個小型空間站。

此後,我國又完成了“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和建立國際空間站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圖 | 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


毋庸置疑,對於載人航天來說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已是成功的一半。而SpaceX很有可能成為幫助美國重返載人航天陣列的最大功臣。

一波三折,SpaceX載人航天任重道遠

在載人航天領域,美國也曾是領軍之一,也是較早開展航天活動的國家之一。數據統計顯示,僅從1960年到1984年底,美國便先後完成了5項載人航天計劃,共計46次載人航天任務。其中便有著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

但1986年,美國發射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約1分12秒後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造成了美國56次載人宇宙飛行活動最大的災難。

2003年,因機身隔熱瓦故障,“哥倫比亞”號在返航時遭遇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

再次給美國載人航天活動帶來重創。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無奈之下,美國決定在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安全著陸後,結束自己曾經輝煌的載人航天時代,暫離載人航天陣列。自此,美國陷入了“花錢租借”

的尷尬境地。

為了保證國際空間站的繼續運營和其中工作人員的正常供給,美國不得不與俄羅斯達成合作,以“租借”的方式通過“聯盟號”飛船幫助自己運送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一開始,俄羅斯給出的報價是每名宇航員2500萬美元,這對於航天飛機單次5.25 億美元的發射成本來說確實很低。但此後近9年時間裡,俄羅斯方面多次提價,到最近一次發射,價格已經漲至8100萬美元。高額的費用以及“租借”的壓力,讓美國不得不考慮加快自主載人航天進程。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其實從2009年開始,美國便已轉換思路,將太空活動的重心轉向商業運作。此後,NASA先後與SpaceX、波音等商業航天公司達成合作,在商業航天領域持續發力。其中,便有NASA與SpaceX簽訂的價值達16億美元的“龍飛船航天任務”。計劃中,SpaceX至少需要通過龍飛船為NASA執行12次無人飛行任務,併為太空站運送補給物資。

從2010年開始,龍飛船便開始進行試飛測試,到2012年5月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實現首次對接。此後,在龍飛船相繼執行了多次貨運任務之後,2014年,NASA與SpaceX簽訂了一份新的價值26億美元的商業合同——建造載人版龍飛船。

而這份合同終於在昨天看到希望了。

昨天15時50分,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發射12分鐘後,龍飛船與二級火箭分離併成功進入初級軌道,開始飛往國際空間站。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而這次發射的成功與否,決定了美國已經停滯近9年的載人航天計劃是否能夠重新啟動。但事實上,在SpaceX原本的計劃中,這次發射應該在2017年便進行的,卻因技術及天氣等原因多次推遲。

今年1月24日,SpaceX進行了載人龍飛船的靜態點火試驗,用以測試獵鷹9號的性能。而如果此次首飛測試成功,該公司便將在今年6月進行一次中止測試。如果一切順利,

SpaceX便會在7月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任務,運送兩位航天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成為全球首個完成載人航天任務的商業航天公司。

毋庸置疑,對於此次發射無論是SpaceX還是NASA都極為重視。就在發射前的幾個小時,NASA局長Jim Bridenstine還激動的表示,“這是自 2011 年航天飛機退役之後,美國最接近本土載人航天的時刻。”

據瞭解,此次發射的龍飛船共有7個座位、4扇窗戶,整體空間相對寬敞,航天員還可通過窗戶看到飛船外面的景象。

而為了節省成本,載人龍飛船沒有安裝整流罩(成本大約500萬美元),也因是無人試驗飛行和安裝了新的逃逸系統沒有設置逃逸塔。而值得一提的是,龍飛船底部隔熱層可重複更換,簡單來說就是該飛船可重複執行任務,此後要進行的中止測試用的飛船就是現在這艘。

和貨運飛船相比,載人龍飛船在各個方便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成員損失率平均不得高於1/270(270次飛行中不得損失超過1位宇航員),而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指標為1/110,航天飛機通常為1/80。足見載人龍飛船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是極為嚴苛的。

除此之外,載人龍飛船對飛行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整個飛行過程中航天員承受的過載不得超過3G(地球重力加速度的3倍),而一般懸掛式過山車的最高過載即可達到5G。因此,此次SpaceX在龍飛船上放置了一個假人,該假人身上裝有多個傳感器,用來收集數據為此後實驗提供幫助。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按照計劃,此次載人龍飛船將將為空間站的6名宇航員補給大約200公斤的物資和設備,並於3月8日離開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帶回大約 150 公斤的貨物和實驗裝置。成功與否,5天后便見分曉。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首次自動對接!美國離本土載人航天又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