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這塊錦護膊,站在了絲織品鄙視鏈的最頂端。”

在本期《國家寶藏》的舞臺上,趙豐清晰有力地說出這句話。一頭花白的頭髮,一副書生氣的眼鏡,一條標誌性的靛藍色圍巾,一身的溫文爾雅——他就是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館長,也是本期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的守護人:趙豐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他口中這件“站在絲織品鄙視鏈最頂端”的錦護膊,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漢朝。“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一句占星語,也是一句鼓舞士氣、安撫人民的守護語。漢代一位古精絕國國王相信它能保佑自己百戰百勝,把它帶進了自己的墳墓。兩千多年後這塊錦護膊被髮掘,它做工極為精細,依然色彩亮麗,被譽為是20世紀考古學最偉大發現之一。趙豐介紹說:“它的織造工藝,在目前出土發掘的漢晉經錦中,無論從組織結構、圖案設計、織造精度等方面都是工藝最高的,所以說它是‘站在了鄙視鏈最頂端’。”

站在古人的肩上追尋漢錦神韻

趙豐對五星錦這十足的底氣,並非來自於他國絲館館長的身份,而是來自於他對這件國寶自出土以來整整20多年的追尋。為了探索這塊兩千年前的織物肌理間的秘密,他和他的團隊一絲一縷地重新複製了一件。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如果複製追求的只是形似,那不算很難。但我們在整個複製過程當中追求的是織造技術的還原,這就非常難。”趙豐對於複製這件錦護膊有種近乎執拗的探索:“要使用原工藝,恢復它的神韻。” 2012年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織機模型給這個複製團隊“天賜良機”。按照“漢機織漢錦”的設想,趙豐團隊按照這個織機模型的原比例複製了一臺兩千年前的漢機,古人的織造智慧便在經緯交錯間流淌出來。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這個漢代的織機有多神奇呢?趙豐形容它就是一臺漢代的“計算機”:“這臺機器的綜片早已儲存好五星錦的製造方法,織造的時候只用選擇好綜片,踩下踏板,穿過緯線,打緊緯線,簡單四步循環,就能織就這樣精美的錦護膊。” 這在兩千年前不得不說是非常“智能”了。從研究者的角度,趙豐對這一工作十分肯定:“這一研究解決了漢代織機的類型問題,為漢代織錦的原技術原工藝複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趙豐團隊是目前國際上最強的絲綢文物保護修復和複製團隊。具體到複製這個錦護膊,趙豐只用了幾個簡單的數字來概括:10470經線、84片紋綜和2片地綜。說起這項了不起的工作時,用他的話說就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團隊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可他覺得,值!有人曾問他做這個研究的意義,趙豐說:“研究古代漢錦,首先是求真。我們要用詳實的真相和故事告訴世人,我國的絲綢對於世界對於人類到底有多大貢獻!”

“對於絲綢,我一直有一個復興夢”

趙豐出身在一個絲綢家庭,父母都是繅絲廠的工人。他從小看到的就是蠶桑的景色,聞到的是蠶繭的味道,對絲綢的記憶和情感已融入到血液裡,讓他這一生都與絲綢密不可分。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他有著工科背景,自稱是“技術人員。”對於“漢機織漢錦”這一項目,他的成就感溢於言表:“這體現了我們的核心技術。” 但他同時又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與絲綢相伴一生,他視復興傳統絲綢為己任。他直言:“

對於絲綢,我一直有一個‘復興夢’。

為了這個復興夢,這些年來他沒少“折騰”。作為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館長,他說:“中國絲綢博物館是以中國絲綢為核心的專題性博物館,經過不斷髮展,我越來越覺得民族傳統的東西應該與當下的時尚潮流相結合。在建館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理念,應該把絲綢從古講到今。”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經過趙豐和眾多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這個理念在2018年又一次得到了體現。2018年,由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系列叢書問世,這些絲綢紋樣素材是從出土和傳世的絲綢實物、寺觀壁畫、古代繪畫珍品等上萬件文物中篩選和提煉出千餘件紋樣,進行復原、描繪、修正,最後集結出版。作為叢書的總主編,趙豐說:“這一套叢書的意義之一在於我們對中國自己的絲綢文物家底有了一次全面的瞭解,通過對中國古代絲綢紋樣的梳理,將中國古代絲綢圖案和紋樣的變遷史直觀地呈現給大家。更重要的是,這次的研究和出版是指向未來的創新和再利用的,它可以為設計師提供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絲綢的生命力就在於傳統與時尚的結合,”和絲綢打了一輩子交道,趙豐給出了這樣的總結。工科的嚴謹細緻和藝術的浪漫氣息賦予了他更強的專業性和獨到的見解:“非遺的傳統工藝都非常好,但是設計比較弱。這些傳統、精美工藝都應當和當下的設計、時尚以及今天人們的生活所結合,才能被好好地保留,更好地傳承下去。”在他的帶領下,團隊蒐集了幾千份古代絲綢文物,把圖案提取出來,提供給文創人員創新設計;除了展覽和研究外,他們還招募學生,開設傳統手工藝課程。他們甚至還趕了一波波的漢服熱旗袍熱,舉辦漢服節,邀請世界各地的時裝設計師設計旗袍,讓這些曾經被打上“傳統”標籤的元素重新鮮活,進入我們的生活。

一面尋找古人智慧,一面放眼時代交流,這是趙豐“絲綢復興夢”的實現要訣,其實也是傳統文化復興與建設的關鍵。趙豐以絲綢為基點,放眼大時代,他說:“作為文化遺產的研究者,我希望加強“一帶一路”對中國絲綢文化的研究,調查、保護與絲綢相關的文化遺產,然後再做一些展覽和宣傳,夯實它的社會基礎,並讓絲綢文化遺產發揮它的作用。”他也希望有一天,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以及各行各業都能共同為絲綢之路做文化、經濟等領域的宣傳與推廣,將我們的絲綢文化不斷傳承,發揚光大。

趙豐:絲綢鄙視鏈頂端的守護者

撰稿 | 陳倩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