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这块锦护膊,站在了丝织品鄙视链的最顶端。”

在本期《国家宝藏》的舞台上,赵丰清晰有力地说出这句话。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书生气的眼镜,一条标志性的靛蓝色围巾,一身的温文尔雅——他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也是本期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守护人:赵丰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他口中这件“站在丝织品鄙视链最顶端”的锦护膊,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占星语,也是一句鼓舞士气、安抚人民的守护语。汉代一位古精绝国国王相信它能保佑自己百战百胜,把它带进了自己的坟墓。两千多年后这块锦护膊被发掘,它做工极为精细,依然色彩亮丽,被誉为是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赵丰介绍说:“它的织造工艺,在目前出土发掘的汉晋经锦中,无论从组织结构、图案设计、织造精度等方面都是工艺最高的,所以说它是‘站在了鄙视链最顶端’。”

站在古人的肩上追寻汉锦神韵

赵丰对五星锦这十足的底气,并非来自于他国丝馆馆长的身份,而是来自于他对这件国宝自出土以来整整20多年的追寻。为了探索这块两千年前的织物肌理间的秘密,他和他的团队一丝一缕地重新复制了一件。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如果复制追求的只是形似,那不算很难。但我们在整个复制过程当中追求的是织造技术的还原,这就非常难。”赵丰对于复制这件锦护膊有种近乎执拗的探索:“要使用原工艺,恢复它的神韵。” 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给这个复制团队“天赐良机”。按照“汉机织汉锦”的设想,赵丰团队按照这个织机模型的原比例复制了一台两千年前的汉机,古人的织造智慧便在经纬交错间流淌出来。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这个汉代的织机有多神奇呢?赵丰形容它就是一台汉代的“计算机”:“这台机器的综片早已储存好五星锦的制造方法,织造的时候只用选择好综片,踩下踏板,穿过纬线,打紧纬线,简单四步循环,就能织就这样精美的锦护膊。” 这在两千年前不得不说是非常“智能”了。从研究者的角度,赵丰对这一工作十分肯定:“这一研究解决了汉代织机的类型问题,为汉代织锦的原技术原工艺复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赵丰团队是目前国际上最强的丝绸文物保护修复和复制团队。具体到复制这个锦护膊,赵丰只用了几个简单的数字来概括:10470经线、84片纹综和2片地综。说起这项了不起的工作时,用他的话说就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团队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可他觉得,值!有人曾问他做这个研究的意义,赵丰说:“研究古代汉锦,首先是求真。我们要用详实的真相和故事告诉世人,我国的丝绸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到底有多大贡献!”

“对于丝绸,我一直有一个复兴梦”

赵丰出身在一个丝绸家庭,父母都是缫丝厂的工人。他从小看到的就是蚕桑的景色,闻到的是蚕茧的味道,对丝绸的记忆和情感已融入到血液里,让他这一生都与丝绸密不可分。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他有着工科背景,自称是“技术人员。”对于“汉机织汉锦”这一项目,他的成就感溢于言表:“这体现了我们的核心技术。” 但他同时又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丝绸相伴一生,他视复兴传统丝绸为己任。他直言:“

对于丝绸,我一直有一个‘复兴梦’。

为了这个复兴梦,这些年来他没少“折腾”。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他说:“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馆,经过不断发展,我越来越觉得民族传统的东西应该与当下的时尚潮流相结合。在建馆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理念,应该把丝绸从古讲到今。”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经过赵丰和众多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理念在2018年又一次得到了体现。2018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系列丛书问世,这些丝绸纹样素材是从出土和传世的丝绸实物、寺观壁画、古代绘画珍品等上万件文物中筛选和提炼出千余件纹样,进行复原、描绘、修正,最后集结出版。作为丛书的总主编,赵丰说:“这一套丛书的意义之一在于我们对中国自己的丝绸文物家底有了一次全面的了解,通过对中国古代丝绸纹样的梳理,将中国古代丝绸图案和纹样的变迁史直观地呈现给大家。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研究和出版是指向未来的创新和再利用的,它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丝绸的生命力就在于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和丝绸打了一辈子交道,赵丰给出了这样的总结。工科的严谨细致和艺术的浪漫气息赋予了他更强的专业性和独到的见解:“非遗的传统工艺都非常好,但是设计比较弱。这些传统、精美工艺都应当和当下的设计、时尚以及今天人们的生活所结合,才能被好好地保留,更好地传承下去。”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搜集了几千份古代丝绸文物,把图案提取出来,提供给文创人员创新设计;除了展览和研究外,他们还招募学生,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他们甚至还赶了一波波的汉服热旗袍热,举办汉服节,邀请世界各地的时装设计师设计旗袍,让这些曾经被打上“传统”标签的元素重新鲜活,进入我们的生活。

一面寻找古人智慧,一面放眼时代交流,这是赵丰“丝绸复兴梦”的实现要诀,其实也是传统文化复兴与建设的关键。赵丰以丝绸为基点,放眼大时代,他说:“作为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我希望加强“一带一路”对中国丝绸文化的研究,调查、保护与丝绸相关的文化遗产,然后再做一些展览和宣传,夯实它的社会基础,并让丝绸文化遗产发挥它的作用。”他也希望有一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以及各行各业都能共同为丝绸之路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与推广,将我们的丝绸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撰稿 | 陈倩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