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縣:“紅色標杆”激發脫貧攻堅活力

“紅色標杆”激發脫貧攻堅活力

—千陽縣培育評選“紅旗支部、標兵書記、先鋒黨員”引領脫貧攻堅紀實

“這幾年家裡養牛的效益還不錯,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帶動更多的群眾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共同致富奔小康。”2019年元旦期間,說起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千陽縣張家塬鎮寺坡村“先鋒黨員”張雪萍的心裡充滿期待。

“先鋒黨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只是千陽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縮影。2018年以來,該縣創新實施“紅色標杆”引領工程,在農村基層培育評選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紅旗支部、標兵書記、先鋒黨員”,以這三個“紅色標杆”激發脫貧動能,著力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


千陽縣:“紅色標杆”激發脫貧攻堅活力


1 . 樹立“紅色標杆”

讓大家做有標尺、幹有方向

千陽縣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該縣抓住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員三個關鍵要素,培育評選“紅旗支部、標兵書記、先鋒黨員”,通過“紅色標杆”架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的“橋樑”。

為確保“紅色標杆”更具典型性和示範性,該縣要求“紅旗支部”突出基層黨建好、脫貧攻堅好、產業發展好、美麗鄉村好、鄉風文明好的“五好”條件;“標兵書記”突出綜合素質優、履職能力優、扶貧實績優、示範帶動優、為民服務優的“五優”要求;“先鋒黨員”突出政治素質高、宗旨意識高、雙帶能力高、法紀要求高、形象威望高的“五高”標準。通過樹標杆、學榜樣,使大家做有標尺、幹有方向。

2018年,全縣共培育“紅旗支部”21個、“標兵書記”19名、“先鋒黨員”24名,並以縣委名義命名錶彰“紅旗支部”12個、“標兵書記”10名、“先鋒黨員”13名。

一個典型一面旗,一批典型帶全局。張家塬鎮新文村“先鋒黨員”張金強、崔家頭鎮崔家頭村“先鋒黨員”李長春被省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評為“全省脫貧致富先進個人”。在先進典型的帶動和組織下,全縣建成產業基地89個,為貧困群眾脫貧不返貧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2 . 創新“紅色機制”

激發黨員幹部幹事熱情

為了確保“紅色標杆”評選工作的公平、公正,千陽縣按照分類推薦、組織審查、結果公示、表彰獎勵的程序,實行周指導、月研判、季表彰模式,分級包抓,跟蹤管理,確保措施到位、推進有力。

在培育評選環節,千陽縣設置流動紅旗,實行季度評選表彰、季末刷新清零,激勵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奪旗增輝”。草碧鎮寇家河村黨員寇曉玉在2018年第二季度評選中落選。此後,他重新整理思路和方式,引領33戶貧困戶更換優質核桃品種,戶均增收3000元,成為當年第三季度“先鋒黨員”。

同時,千陽縣實行物質激勵機制,對受表彰的“紅旗支部”一次性獎勵10000元、“標兵書記”獎勵3000元、“先鋒黨員”獎勵2000元,激發了農村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此外,該縣還落實跟蹤培養機制,為獲獎對象優先提供外出學習交流機會。2018年,全縣共組織10名“標兵書記”和6名“先鋒黨員”赴四川、江蘇等地參加培訓,學習先進經驗,提升工作能力。

3. 激活“紅色細胞”

實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卓有成效的“紅色機制”充分激活了基層黨組織在脫貧一線的“紅色細胞”,助力基層“造血”,實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在“紅色標杆”引領帶動下,全縣黨員幹部作風大轉變:2018年以來,34名縣級領導以上率下,聯點包抓,協調解決基層困難和問題86個,全縣444名駐村扶貧幹部駐紮53個貧困村,在脫貧一線建功立業。

如今,全縣栽植蘋果10.1萬畝、種植蔬菜1783畝、奶畜存欄8678頭(只)。同時,該縣還強化村黨支部引領,推進村級經濟合作組織全覆蓋,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村1個,50萬元以上村3個,全縣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清零目標。

通過抓典型、樹標杆的方式,千陽縣讓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在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組織引領、帶頭示範和先鋒模範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贏。

(來源於:2019年1月9日 陝西日報第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