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瓜分三次的东欧“强国”——波兰

1772年5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该条约,波兰丧失了约百分之三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

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四百万人口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未经沙皇许可,波兰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

一个被瓜分三次的东欧“强国”——波兰

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彻底瓜分完毕。俄国分到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共十二万平方公里,一百二十万人口;奥地利分到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近五万平方公里,一百五十万人口;普鲁士分到了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共五点五万平方公里,一百万人口。”在这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俄国得到了约62%的领土;普鲁士得到了约20%的领土;奥地利夺得到了约18%的领土。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存在了八百多年之久的波兰至此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多年之久。

一个被瓜分三次的东欧“强国”——波兰

1809年,拿破仑一世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公国,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公国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为波兹南公国,受普鲁士管辖;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国(后来被并入了奥地利),在其主要地区成立了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领国王。

此后,波兰举行了多次起义,1830年,一批贵族青年在华沙举行起义,结果失败;1848年波兰人民又一次掀起革命,迫使普奥当局废除农奴制度。1864年3月2日,由于波兰人民的起义此起彼伏,因此沙皇政府不得不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 从19世纪80年代起,波兰出现了多个党派:波兰国家民主党、无产阶级党、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等。在一战期间,国家民主党投靠俄国,社会党右派投靠奥、德,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左派选择坚决反对战争。

一个被瓜分三次的东欧“强国”——波兰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于1918年8月29日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由于此时奥匈帝国和德国已经趋于崩溃,这就为波兰的复国形成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同年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就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重建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