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不靠譜的那些選壺經驗!

小曹在和壺友的溝通交流中,經常會有壺友問小曹,什麼樣的壺才是好壺,在此小曹和大家討論一下自己的觀點。

紫砂壺是很多愛茶人的首選,很多對紫砂壺瞭解不多的壺友,今天會被人忽悠,聽取很多奇怪的選壺經驗噱頭。


解析不靠譜的那些選壺經驗!


【全手工定比半手工好】(這個是最常見的)

這個觀念在很多壺友的心裡根深蒂固

事實上全手工制壺,要做好的話,難度確實比半手工的要來的大,更加考研製壺者的功力,但是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半手工的壺裡也有很多很多精品,還有一些壺雖然是全手工做,但是做工不到家,其實還不如半手工精工做出來的作品。

全手工半手工,都是人工,手工來完成的作品,只不過所用的工具不同。

半手工在壺身成型上藉助了模型成型,而全手工是手工加上工具。

一把紫砂壺好壞,具體還得看壺的做工,壺的比例是否協調,細節是否處理乾淨利落,壺是半手工還是全手工,只是壺成型的方法,不能因為這一點一票否決壺的好壞。

【壺嘴、口、把三點一線就是好壺】

有很多壺友非常執著於壺的嘴口把是否一線,小曹見過最誇張的是用道路測距的激光儀來測量線條,看的小曹真的是匪夷所思。

其實在壺製作的時候,都是用尺規來製作的,上壺把壺嘴的時候也都會用尺來量好,但是很多時候手工做的東西,畢竟真的會有誤差,再加上紫砂壺燒製時候會收縮最小13%左右,在收縮的同時,不同泥料的壺也會產生不同的形變,會影響壺的三點一線,有些誤差實際上也算是情有可原。

有很多朱泥的紫砂壺,因為收縮太大,形變太嚴重,很可能會出現口蓋不圓,壺身有收縮印子等等情況,嚴重的就只能作為瑕疵品作者自己銷燬或者自用了。


解析不靠譜的那些選壺經驗!


【嘴不流涎】

還有壺友覺得如果倒茶時候茶水從壺嘴下方流下來,哪怕是一點點的話都是有問題的壺,這個說法有點過於偏激了,很多壺因為要考慮到壺造型的美觀,製作的壺嘴不可能做到不“流口水”,如果一丁點的流涎而認為其是次壺,那麼大部分的做壺師傅都要改行了。


解析不靠譜的那些選壺經驗!


【蓋密無縫、滴水不漏】

很多壺友非常介意,壺蓋和壺口之間的間隙,認為稍微有點間隙的話這把壺就不是好壺。

其實就算是做的時候做到一點間隙都沒有,等壺燒出來,還是會有很大的差別,因為窯裡面壺的收縮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人不可能會計算到這麼精密。

小曹自己也有幾把口蓋非常緊緻的壺,但是這些壺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根本不是特別的好用,只要有一丁點的茶葉在壺口,壺蓋就可能沒有辦法順利的合上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