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電影故事如何形成的?

首先說說什麼叫劇本,因為我們這門課叫劇本寫作。

電影劇本,電影故事如何形成的?

我不大知道傳統意義上的劇本是怎麼定義的。在我看來,劇本首先是一個故事,就像我們說蘋果首先是一枚水果一樣。當我們買水果或者吃水果的時候,蘋果對於我們而言,它不意味著一種植物的科屬,重要的是它是一枚水果。就劇本而言,它的終端受益人群是觀眾。觀眾看一出舞臺劇,看一部電視劇,看一部電影,觀眾成為劇本的終端受益者。對於觀眾而言,劇本首先是一個故事,觀看的時候接收到的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們這門課的一個基點,一個重要的出發點,離開故事,我們的課講起來就會很困難,所以我更願意從“故事”開始我們的劇本寫作。

電影劇本,電影故事如何形成的?

什麼是故事?

大家可能沒有特別清楚地想過什麼是故事,有沒有同學能告訴我什麼是故事?我希望同學們上我這門課的時候從“表”出發,不要從“裡”出發。故事就是故去之事。

就像春天來了,我們發現樹枝不再是乾枯的,春天的氣息注入植物,植物變得有彈性了、柔軟了。這也有點像女孩十來歲以前性別特徵不是很明顯,到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春天來了,枝條開始有彈性了。雖然還沒有發芽,可是人們開始感覺到春天來了。

春天給乾枯的枝條注入活力,接下來我們會看見植物發芽,生出蓓蕾,看到開花,看到葉子的生長,綠色的葉子,到秋天又看見葉子由綠變黃,最終我們看到葉子一片一片落下去。從冬天到春天是悄悄的變化,實際上已經有故事了,已經有了故去之事。

電影劇本,電影故事如何形成的?

我們能體會到的自然變化,都是“故事”。故事緣於時間的外化,這個世界不一樣了。我們面對故事的時候,我們真正面對的是時間,如果時間是靜止的,就沒有任何故事。

比如馬老師站在這裡,心跳你們看不到,眉毛眼睛你們看得到,表情看得到,因為在時間裡你們看到了我表情變化。如果時間凝結了,這一刻我是一張照片,我是一個人偶或蠟像站在這裡;假如你們的視線裡只有我,就沒有故事,你面對這個蠟像的時候就沒有故事。

當你們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時候,他的表情、他說的話、他的姿態種種,使你們感覺到他在講課,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你們面對我的時間裡,時間動了,不再凝結了,所以故事就發生了。故事就發生在時間的外化之中,而這個外化從根本上說它是什麼呢?它是位移。任何能看出時間的東西,一定看到位移了。

你看到了早上的太陽、中午的太陽、晚上的太陽,是因為太陽相對於你,發生了位移。你們看到我在這裡說話、講課,你們看到的是我在位移:嘴唇的位移,聲帶的位移,我的手在動,我的表情在變化,我的肌肉在位移。位移是必然發生的,因為時間不能停下來。這個世界的每一瞬間都在發生位移:心臟的跳動,血液的流淌……我們可以設想這個世界在某一個瞬間喪失動作,天體不再運行,所有生物的生命跡象都停止。

這就是時間停下來了,但是這種情況不存在。因此,故事可以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寬泛概念。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了,明天繼續!謝謝能看到這裡的朋友,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