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人员通过何种途径,可以登记为参公人员或者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正式职工,理论是可以调整党政机关任职,并登记为公务员的。事业单位改革,差额、自收自支都有可能改企,推向社会,职业的稳定比党政部门要差一点。更何况管理岗位的事业人员,其工资待遇、晋升前途,也要比公务员差一些。再加上公务员有公车补贴,有“职级并行”等事业人员无法享受的政策,许多事业人员,都将转公务员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事业人员要想转为公务员,有以下几种途径:

1、公务员考试:在职在编的事业人员,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务员序列。公考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是事业人员进入公务员序列最为靠谱的途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安置人员,如果服务期未满,是不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事业人员通过何种途径,可以登记为参公人员或者公务员

2、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行政职能将被整合到相应的行政部门承担。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有一部分参公事业人员,随职能划转,通过培训考试,进入党政机关任职,过渡为公务员。

3、行政执法人员参公:新《公务员法》保留了“行政执法公务员”的概念,也规定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这主要是指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依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在党政、事业单位改革中,行政执法单位工作人员,符合条件可以登记为参公人员。

事业人员通过何种途径,可以登记为参公人员或者公务员

4、晋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能直接提拔为参公单位或者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只有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提拔为副科或者管理八级以上的工作人员,实习期满后第二年,如果年龄不超过40岁,可以调任到参公事业单位或者党政机关任职,并登记为参公人员或者公务员。

5、聘任制公务员:部分地区试行的高学历或者急需人才,可以直接登记为聘任制公务员。

事业人员通过何种途径,可以登记为参公人员或者公务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