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默克爾態度轉變 為華為參與德國5G設前提

【歐洲時報關夢覺編譯】在德國的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上,出於所謂“數據安全”的考慮,中國公司華為一度被認為拿不到“准入證”。但近日默克爾在訪日期間開口表態,稱只要滿足保證數據安全的條件,華為也可以參與到德國的5G建設中來。德媒《明鏡》為這一態度轉變特撰寫以下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月4日抵達日本,開啟了為期2天的訪問。在雙方會談後舉辦的聯合記者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這位來自德國的客人表達了敬意,稱以往在這個時節,東京的天氣都還很冷,但默克爾此次來訪給日本帶來了春天。

實際上,默克爾這次在日本僅停留25小時。這次訪問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本身的終於成行。此次會談並不會推動重大決策的誕生:因為幾天之前,德國和日本之間新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生效;而計劃中兩國之間的一份軍事暨網絡技術安全協議,還沒有做好正式簽署的準備。

但日本人已經明確地注意到,自2005年上任以來,默克爾訪日僅有5次,而對於重要競爭對手中國,默克爾卻已經訪問了11次。

安倍和默克爾相識已有10多年,兩人都處於第4個任期,且他們的政治高光時刻都已成為過去。他們都代表著老齡化社會,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德日兩國的工業都有落後的危險。

此次出席日本慶應大學的對話會時,默克爾表示,中國網絡公司如華為等不是不能參與德國的5G網絡建設工程,但需要滿足一個條件,既保證德國的信息數據安全。

默克爾表示必須明確的是,“中國政府不能拿到全部中國產品上的所有數據”。她認為有必要與中國政府進行溝通,以使“公司不把蒐集的數據交給國家”。

總而言之,面對慶應大學的學生,默克爾強調稱中國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以“謹慎和自由”的方式處理數據安全問題。當被問及對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力量日益強大作何感想時,默克爾表示,歐洲尋求與中國關係的“互惠”,並希望與中國“平等地”合作。

此外在聯合記者會上,安倍晉三也表態稱本屆日本政府不想將個別公司排除在外,但是這些公司如何收集數據則是人們會關注的話題。如果收集數據的方式“不正確”,相關公司就要“出局”。值得玩味的是,默克爾在記者會上並未就這一話題表態。

雖然默克爾此次出訪時帶上了一個包括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和西門子總裁在內的商務代表團,意在促進德日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但對於這次會面,雙方都很謹慎,不想給中國、美國等競爭者帶來“德日正在聯手對抗中國、甚至再加美國”的印象。畢竟日本還很依賴中國公司的電動汽車,此外,日本工業也與華為保持著數十億美元的業務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