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異常大客戶依賴 貝仕達克IPO之路能否順暢?

回顧2018年A股IPO審核通過情況,似乎並不樂觀,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共審核了172家企業(不包括取消審核的13家企業),通過111家,通過率64.53%,創近五年新低。

雖然證監會發審委在審核IPO方面更加嚴格,愈發“挑剔”,但是難擋企業申報的熱情,這不,深圳貝仕達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響了豬年IPO預披露第一槍。

2月15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貝仕達克的招股說明書,貝仕達克(A18137.SZ)擬發行新股2667萬股登陸創業板,募資5.5億元,其中4.53億元用於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產品生產建設項目,4643萬元用於研發中心,5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投資者網》第一時間對貝仕達克的招股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雖然公司在淨利潤、股本等方面均符合創業板上市的要求,但是依然存在“瑕疵”,比如說存在毛利率異常、大客戶依賴等問題,大幅增加過會的不確定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貝仕達克存在的問題,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公司所處行業現狀及公司的現狀。

貝仕達克主營業務為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控制器在終端產品中扮演“神經中樞”及“大腦”的角色,是以微控制器(MCU)芯片為核心,置入定製設計的軟件程序,經過電子工藝加工後,實現終端產品的特定功能。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智能控制器主要面向汽車電子、家用電器、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下游市場。貝仕達克的智能控制器主要應用於電動工具領域,包括電機控制器和鋰電池控制器,並正向智能家居、汽車電機等領域拓展。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從市場容量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2017 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達到13,500 億美元,同比增長3.85%,預計202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0 億美元。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我國智能控制器近幾年呈現較快發展。2015 年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2017 年達到16,169 億元,同比增長19.57%。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貝仕達克在國內的競爭對手有拓邦股份(002139.SZ)、和而泰(002402.SZ)和朗科智能(300543.SZ)這三家上市公司。

不管從市值的角度,還是營收和淨利潤的角度,和而泰、拓邦股份都是國內的智能控制器龍頭企業。貝仕達克在營業規模方面,和拓邦股份、和而泰等龍頭企業存在明顯的差距。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通過上述對行業背景和公司背景的介紹,我們大致瞭解了貝仕達克所在的是怎樣一個行業,貝仕達克的競爭力如何等基本信息。

公司都不是完美的,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的問題,IPO審核期間被證監會發問詢函也是常有的事情,貝仕達克自然也有問題。

首當其衝,就是貝仕達克異常的毛利率問題。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智能控制器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在19%左右,而貝仕達克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毛利率分別為30.07%、28.18%、30.83%。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貝仕達克並非行業龍頭,毛利率卻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對此招股說明書中給出的解釋是:(1)應用領域的差異,公司智能控制器主要應用於電動工具領域,同行業上市公司智能控制器主要應用於家電領域;(2)工藝先進,包括貝仕達克採用小批量多品種生產、自主研發設備等等。

顯然,這樣的解釋無法服眾。拓邦股份成立於1996年,於2007年上市,而貝仕達克成立於2010年,甚至晚於拓邦股份上市時間。如果有利潤高的領域,拓邦股份等龍頭企業應該早就捷足先登。另外,就工藝水平來說,新設立公司也不太可能超過在行業深根細作幾十年的老牌公司。

除了毛利率異常的問題,貝仕達克還存在嚴重的大客戶依賴現象。有多嚴重,如果失去自己的第一大客戶,貝仕達克大概率面臨倒閉。公司的第一大客戶為TTI Macau,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貝仕達克對其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佔營收比例分別為80.85%、79.29%、82.49%。

毛利异常大客户依赖 贝仕达克IPO之路能否顺畅?

然而,這並非行業普遍情況。根據拓邦股份年報披露,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佔比分別為21.17%、20.29%、20.59%,同期和而泰的數據為23.72%、17.90%、19.00%,對第一大客戶的依賴程度明顯小於貝仕達克。

另外,貝仕達克的員工工資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據貝仕達克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貝仕達克在冊員工1178人,其中生產人員864人、營銷人員47人、行政管理人員120人、研發技術人員147人。

2018年,貝仕達克銷售人員、管理人員、研發人員支付的薪酬分別為332.76萬元、965.64萬元、927.25萬元。計算可得,2018年貝仕達克銷售人員、管理人員、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約為7.08萬元、8.05萬元、6.31萬元。

以拓邦股份和和而泰作為對照,經計算,這兩家上市公司銷售人員人均年薪分別為13.12萬元和14.02萬元。

同樣的行業,薪水差距如此之大,難道就不擔心核心員工流失的風險?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以往證監會在問詢函中經常提到的問題,貝仕達克若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恐怕很難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