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事習俗:“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農村喪事習俗:“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你們當地有這個習俗嗎?

喪事在農村也被稱之為“白喜事”,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喪事都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了,不僅本家族親人都會趕過來,即便是在外地打工的也會回來。而且同村的村民,基本上也會過來弔孝。在農夫的老家這邊現在普遍是這樣的,一般老人去世了就會打鑼鼓,然後放鞭炮,這樣做就是告訴村裡人,家中有老人去世了。而聽到這些信號的村民,每家都會安排一個人帶著紙錢去弔孝的。

農村喪事習俗:“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而“喪不報孝不弔孝”這句俗語也是漢族喪事中的一個重要習俗,其說的是當家中有人去世了,就會安排一個人去給所有的親戚報喪。當報喪了以後,親戚才會過來弔孝。如果沒人去報孝,那親戚即便是知道了,也往往不會過來弔孝。在過去一般都會安排家族中的一個晚輩去,畢竟外人也不太清楚親戚家的住址。而現在基本都是採用電話的形式了,非常的方便也快捷了。

農村喪事習俗:“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後面一句“不燒紙錢不謝”的意思是說,來弔孝的人,如果沒有燒紙錢,那孝子孝孫們是不需要謝孝的。當老人去世了以後,穿好壽衣之後就會第一時間佈置靈堂,而孝子孝孫們就會跪在靈堂中。如果有人來弔孝了,並且在靈堂前燒紙了,孝子都是要跪謝的。如果對方沒有燒紙,那表示關心一般,是不需要跪謝的。

農村喪事習俗:“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雖然近些年喪事的流程簡化了不少,在有些地方甚至就連出殯都有了專業的隊伍了。但是“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這個老規矩在很多的地方依然還是保留著,在農夫的家鄉就一直是這樣的。在你的家鄉呢?有沒有這種說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