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農曆新年臨近,到處都充滿著一派過年的氣氛。中國的農曆新年又被稱為:Chinese New Year;為了過好這個新年,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已經開始忙著各種大掃除、購買各種年貨,還有準備一些關於傳統習俗的物品。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其實,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各地的習俗並非完全一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以下這些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的傳統習俗嗎?今天是年廿六,民間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風俗習慣呢?我們今天就從這裡開始說起......

年廿六,割年肉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過去,尋常老百姓生活都比較艱苦,部分地方的農耕社會經濟也不發達,又由於家中人口眾多,人們往往都得在大時大節的時候才能吃到肉,所以,很多百姓家都盼望著在過年的時刻,去市集上割一塊年肉回家,好好吃上一頓肉於是便形成了在“年廿六”去“割年肉”的習俗。

年廿七,洗疚疾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二N十七“洗疚疾”。

年廿八,洗邋遢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年廿八,洗邋遢”是廣東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這一天,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新年。這個風俗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商周時期的“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洗邋遢最初是廣府人的過年習俗,但如今已經深刻地影響到整個廣東,成為一大民俗。

年廿九,去打酒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臘月二十九有“小除夕”的叫法,這種叫法是因為農曆中每個月的天數可能是二十九也可能是三十。如果正好趕上哪年的臘月只有二十九天,那麼臘月二十九實際上就相當於是除夕了。

民謠稱:”二十九,去打酒“,就是去買酒的意思,因為在過去的農業社會時代,賣酒的酒家都是把酒盛在罈子裡,可以零買。打酒就是要準備祭祀和招待客人用。

年三十,除夕夜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正式的除夕(New Year’s Eve)了,這一天被譽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在這一天,會有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而貼門神、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給壓歲錢等風俗習慣更是必不可少,寓意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

年初一,迎新春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當時鍾跨過24:00整時,鞭炮齊響、煙花齊放則讓春節氣氛到達了高潮!正月(The fisrt month)初一了,大家進入了迎新歲,拜祭天地、歲神,接福、祈求豐年主題。

年初二,回孃家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懷裡抱著個胖娃娃”,回孃家的心是如此的歡快~~每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與夫婿同行,給父母拜年。

年初三,赤口日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這一天,不同的地方習俗還真的不一樣,大家都認為年初三,不宜外出訪客。也有的地方會在這一天燒門神紙,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表示過完年了,重新開始營生了。

年初四,迎灶神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據說這一天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三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徵。這一天,家裡會準備豐富的果品,以示恭迎灶神。

年初五,接財神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南方部分地區在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年初六,送窮鬼

這樣的傳統“年”,你和你的孩子知道嗎?

​在這一天大掃除,蘊含著古代老百姓對於辭舊迎新、脫離貧困的生活期待。並且這一天也是六六大順的一天,很多大小商家都會選擇這一天“開市”。

瑞思英語Professor說:

“硬核佩奇”提供給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一次歡笑,還告訴了我們爺爺表達愛的方式以及孫子接受愛的能力。

一個理解愛並且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會成長為一個身邊時刻充滿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