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巾幗建新功」綻放在鄉土裡的鏗鏘玫瑰——一位“女雞倌”的創業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青春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我想,當我們把青春投身於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們的青春便不會老去,一路走來的堅定步伐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成為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

從天津到民樂

1800多公里

25小時40分鐘

這是紀俊秋兩個家之間的距離

2016年10月份到現在

兩年的時間

從職場白領到“女雞倌”

她讓自己的人生實現了不一樣的轉變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近“巾幗創新創業”代表——紀俊秋。

懷揣夢想,收穫事業、愛情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2011年,紀俊秋和男朋友韓自國從山東省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像所有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一樣,帶著些許的迷茫,也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希望,他們義無反顧奔向社會。

四年的時間,他們先後在山東和河南打拼,從青澀的學生蛻變成幹練的職場白領,隨著事業的不斷上升,兩個異鄉人的感情也不斷升溫,2015年,他們終於在雙方家人的祝福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2015年

走進婚姻

2011年

大學畢業

2015年以後

面臨選擇

2011年—2015年 山東、河南

面對家庭,做出重要選擇

婚姻就意味著責任。原本兩個“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優質單身青年走到一起後,家庭的責任便要一起承擔,照顧家中父母便是需要他們面臨的最大現實。那年春節,兩個人為了迴天津過年還是回民樂過年的問題第一次紅了臉。最後,他們不得不在短短的7天年假奔波了兩個家。這件事,深深地烙在了紀俊秋心裡,她覺得,養兒防老,責任重大,她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出身畜牧專業的紀俊秋經過深思熟慮和丈夫商量,最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跟著丈夫回老家,自己創業——辦養雞場。這樣至少可以時時照顧公婆,而且每年也都可以抽空回趟天津看望自己的父母。讓紀俊秋感動的是,當他們把這個想法告訴家裡人時,兩家的父母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而且四位老人還主動拿出了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用來支持他倆創業。

用心致誠,創業終見成績

說幹就幹,他們立刻回了民樂六壩老家,貸款、選址、建廠房、進設備、進雞苗......四個月的籌備,四個月的汗淚揮灑,終於讓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了。“祁鳴”,取盛大、聞名之意,他們希望在自己和家人的辛勤經營下,合作社能日漸壯大,日子越過越好。

經過兩年的運營,紀俊秋和丈夫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走上正軌並日見成效。現在,紀俊秋的公婆也都把手裡的土地承包出去專心幫著他們小兩口經營養雞場、帶孩子,憑藉著忠誠的為人和辛勤的勞動,他們一家人在六壩鎮韓武村,甚至整個六壩鎮幹部群眾當中都是交口稱讚的榜樣!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祁鳴養殖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

1、合作社佔地總面積15畝,修建佔地1000平方米的蛋雞、雛雞養殖暖棚各一座,肉雞養殖暖棚兩座,佔地300平方米的飼料加工廠房一處,配套修建辦公室、配料室、消毒室等設施。

2、年肉雞出欄10萬隻左右,孵化雛雞15萬隻,年銷售額可達400萬元,年可盈利50萬元以上。

3

、合作社直接帶動本村及周邊婦女100多人就業,帶動周邊12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為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今年9月份,縣婦聯組織全縣婦女工作調研觀摩,我們才一睹了這位“女雞倌”的真容——個子不高,但精神頭特足,一張娃娃臉,一副圓框眼鏡讓這個80後的女孩子更顯嬌小,她穿著樸素,但眼睛裡全是堅毅。和她聊天,她說,養雞場先後投入了280多萬,自己家人的積蓄、親戚朋友的借款,才撐起了這份事業,起先的目的除了回家方便和賺錢也沒想別的,但是隨著合作社一天天走上正軌,她和政府、百姓的接觸越來越多,於是她萌發了幫帶周邊貧困婦女就業的想法,並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縣、鎮婦聯還為她的專業合作社掛牌"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現在的她,雖然遠嫁,但這份以愛之名的事業讓她每一天都幸福滿滿!

「人物·巾帼建新功」绽放在乡土里的铿锵玫瑰——一位“女鸡倌”的创业故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