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藍牙一直是無線配對兩個數碼設備的首選技術,我們已經看到它在多年來發生的變化,並在此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好。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瞭解它,對它有些一成不變的偏見。

是時候糾正錯誤,瞭解它們了。

今天的藍牙與多年前的藍牙不同。以下是人們仍然持有的最常見的誤解,以及您應該知道的信息。

【啟動藍牙會加速耗盡電池】

如果在智能手機的早期,那是真的,保持藍牙開啟會導致電池壽命下降。那是因為一旦你的藍牙開關開啟,它就會主動尋找與之配對的設備。但現在的智能手機都不存在這個問題。隨著從版本4及更高版本開始的新藍牙標準種,它們包含一種稱為低能耗(LE)模塊的東西。

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首先LE模塊使用不同的技術來搜索附近的藍牙設備,而不佔用與早期版本的藍牙相同的功率類型來搜索設備。類似地,一旦建立連接,LE設備在數據未被傳輸時將不會使用最大功率。例如,如果您已將智能手機與一對優秀的藍牙耳機配對,則在您不播放歌曲時它將無法獲取工作所需電量。

結果就是,藍牙LE的整體功耗降低了一半或更多。如果老協議經典藍牙使用1W功率,藍牙LE模塊將使用0.01至0.5W。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

【藍牙對你的健康不利】

目前,關於手機輻射是否對您的健康有害尚未達成共識。但是,我們確實知道一件事:某些藍牙耳機對您來說肯定更安全。輻射與電源有關,藍牙在這方面表現優異。藍牙的1類設備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00mW(毫瓦),很少有電子設備達到這個了量級。

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實際上,您使用的大多數藍牙設備的最大功率為1mW。另一方面,當您使用3G或4G網絡服務時,標準的電話運行功率為1,000mW或2,000mW。

所以不,藍牙可能不是完全安全,但佩戴藍牙耳機比暴露於輻射更好。在這個時代,你顯然無法逃脫你的手機,所以如果你對輻射後果有點警惕,那就買個藍牙耳機吧。

【藍牙僅適用於小距離】

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您的智能手機的藍牙僅在短距離內工作嗎?具體的應用場景可能是這樣。但你可能不知道藍牙定義有三類設備,藍牙的工作距離取決於設備屬於哪個類:

  • 藍牙Class 3設備的射程小於10米。
  • 藍牙Class 2設備的射程約為10米。
  • 藍牙Class 1設備的射程約為100米。

通常,您只能在具有自己的電源或具有重要功率支持單元的設備中獲得藍牙Class 1,例如臺式計算機或需要電氣連接的揚聲器。大多數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是藍牙Class 2或3。

即使是藍牙Class 2或3設備,10米也是他們設計的理論距離。即使存在些許干擾,你也會發現它有時會延伸到這個距離之外。

【不可發現的藍牙是安全的】

這根本就不存在!藍牙技術標準在安全性方面從未有過很高的聲譽,但是最近的版本已經封堵很多漏洞。藍牙安全性中最主要的傳聞是,如果你將你的設備設置為不可發現的,那麼其他有惡意的人就無法找到它,從而給你帶來安全。

嗯,這根本不是真的。

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藍牙設備地址(BDA)可能隱藏在不可發現的模式中,但多年來黑客已經明白了這一點。掃描儀和嗅探設備仍然可以找到您的BDA並滲透它,即使它是不可發現的。這種滲透的最大罪魁禍首是為了增加連接簡便度,大多數藍牙設備上使用的是默認密碼:0000

1234.因此,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擁有您的地址後連接到您的藍牙設備。如果您真的擔心通過藍牙發生惡意軟件攻擊,請保持連接關閉而不是不可發現。如果藍牙關閉,則無法滲透。

【藍牙干擾Wi-Fi】

與大多數其他無線技術一樣,藍牙使用2.4 GHz射頻來發送和接收數據。這與從Wi-Fi網絡到微波爐等設備所使用的頻率相同。當然,你首先想到的是,藍牙連接的穩定性和速度取決於附近運行的其他設備以及它們是否在藍牙所用無線頻率上傳播數據,特別是廣播數據。

嗯,其實這沒什麼。

藍牙對健康不利?你該糾正對於藍牙的5種誤解

藍牙使用稱為自適應跳頻的功能 ,而且這個功能在藍牙5.0中又得到了很大改善。2.4 GHz頻率是從2,400 MHz到2,483.5 MHz的頻段。藍牙使用兩個通道,每個通道監控50%的頻段。信號從一個自由頻率快速“跳躍”到另一個自由頻率,從而確保它不會被試圖使用該頻段的其他設備中斷。

最終結果是,雖然其他無線連接可以尋求使用與藍牙正在使用的頻率相同的頻率,但其超快的自適應跳頻可確保您的Wi-Fi連接穩定而不會降低速度,因為藍牙會躲開它。

【詳細瞭解藍牙】

簡而言之,藍牙是一種方便安全的技術,可以無線連接設備,並在基礎上開發一些自主應用。藍牙5.0標準已經面世應用,你不用擔心電池壽命下降太快,並能體驗它帶來的更高效的連接體驗。

只有當您對某個主題不夠了解時,才會傳播這些偏見和錯誤信息。如果此文幫您對於藍牙有更深層次的瞭解,那正是我喜歡做的。如果有疑問,也歡迎您私信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