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蓝牙一直是无线配对两个数码设备的首选技术,我们已经看到它在多年来发生的变化,并在此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了解它,对它有些一成不变的偏见。

是时候纠正错误,了解它们了。

今天的蓝牙与多年前的蓝牙不同。以下是人们仍然持有的最常见的误解,以及您应该知道的信息。

【启动蓝牙会加速耗尽电池】

如果在智能手机的早期,那是真的,保持蓝牙开启会导致电池寿命下降。那是因为一旦你的蓝牙开关开启,它就会主动寻找与之配对的设备。但现在的智能手机都不存在这个问题。随着从版本4及更高版本开始的新蓝牙标准种,它们包含一种称为低能耗(LE)模块的东西。

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首先LE模块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而不占用与早期版本的蓝牙相同的功率类型来搜索设备。类似地,一旦建立连接,LE设备在数据未被传输时将不会使用最大功率。例如,如果您已将智能手机与一对优秀的蓝牙耳机配对,则在您不播放歌曲时它将无法获取工作所需电量。

结果就是,蓝牙LE的整体功耗降低了一半或更多。如果老协议经典蓝牙使用1W功率,蓝牙LE模块将使用0.01至0.5W。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蓝牙对你的健康不利】

目前,关于手机辐射是否对您的健康有害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我们确实知道一件事:某些蓝牙耳机对您来说肯定更安全。辐射与电源有关,蓝牙在这方面表现优异。蓝牙的1类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0mW(毫瓦),很少有电子设备达到这个了量级。

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实际上,您使用的大多数蓝牙设备的最大功率为1mW。另一方面,当您使用3G或4G网络服务时,标准的电话运行功率为1,000mW或2,000mW。

所以不,蓝牙可能不是完全安全,但佩戴蓝牙耳机比暴露于辐射更好。在这个时代,你显然无法逃脱你的手机,所以如果你对辐射后果有点警惕,那就买个蓝牙耳机吧。

【蓝牙仅适用于小距离】

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您的智能手机的蓝牙仅在短距离内工作吗?具体的应用场景可能是这样。但你可能不知道蓝牙定义有三类设备,蓝牙的工作距离取决于设备属于哪个类:

  • 蓝牙Class 3设备的射程小于10米。
  • 蓝牙Class 2设备的射程约为10米。
  • 蓝牙Class 1设备的射程约为100米。

通常,您只能在具有自己的电源或具有重要功率支持单元的设备中获得蓝牙Class 1,例如台式计算机或需要电气连接的扬声器。大多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是蓝牙Class 2或3。

即使是蓝牙Class 2或3设备,10米也是他们设计的理论距离。即使存在些许干扰,你也会发现它有时会延伸到这个距离之外。

【不可发现的蓝牙是安全的】

这根本就不存在!蓝牙技术标准在安全性方面从未有过很高的声誉,但是最近的版本已经封堵很多漏洞。蓝牙安全性中最主要的传闻是,如果你将你的设备设置为不可发现的,那么其他有恶意的人就无法找到它,从而给你带来安全。

嗯,这根本不是真的。

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蓝牙设备地址(BDA)可能隐藏在不可发现的模式中,但多年来黑客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扫描仪和嗅探设备仍然可以找到您的BDA并渗透它,即使它是不可发现的。这种渗透的最大罪魁祸首是为了增加连接简便度,大多数蓝牙设备上使用的是默认密码:0000

1234.因此,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拥有您的地址后连接到您的蓝牙设备。如果您真的担心通过蓝牙发生恶意软件攻击,请保持连接关闭而不是不可发现。如果蓝牙关闭,则无法渗透。

【蓝牙干扰Wi-Fi】

与大多数其他无线技术一样,蓝牙使用2.4 GHz射频来发送和接收数据。这与从Wi-Fi网络到微波炉等设备所使用的频率相同。当然,你首先想到的是,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取决于附近运行的其他设备以及它们是否在蓝牙所用无线频率上传播数据,特别是广播数据。

嗯,其实这没什么。

蓝牙对健康不利?你该纠正对于蓝牙的5种误解

蓝牙使用称为自适应跳频的功能 ,而且这个功能在蓝牙5.0中又得到了很大改善。2.4 GHz频率是从2,400 MHz到2,483.5 MHz的频段。蓝牙使用两个通道,每个通道监控50%的频段。信号从一个自由频率快速“跳跃”到另一个自由频率,从而确保它不会被试图使用该频段的其他设备中断。

最终结果是,虽然其他无线连接可以寻求使用与蓝牙正在使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但其超快的自适应跳频可确保您的Wi-Fi连接稳定而不会降低速度,因为蓝牙会躲开它。

【详细了解蓝牙】

简而言之,蓝牙是一种方便安全的技术,可以无线连接设备,并在基础上开发一些自主应用。蓝牙5.0标准已经面世应用,你不用担心电池寿命下降太快,并能体验它带来的更高效的连接体验。

只有当您对某个主题不够了解时,才会传播这些偏见和错误信息。如果此文帮您对于蓝牙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那正是我喜欢做的。如果有疑问,也欢迎您私信与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