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滴畫"英雄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滴畫"英雄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美國抽象派大師-波洛克

1950年初冬,波洛克已經畫了上百幅“滴畫”,動用了任何可以想到的手段,某個時刻,他突然意識到:除了重複,自己已經走投無路了。對許多藝術家而言,重複不是問題:羅斯科把矩形畫了20多年,紐曼把“拉鍊”條子畫了30多年。。。但對波洛克而言,這樣畫了4年,已經讓他不堪忍受了。任何壓抑內在的東西,波洛克都要劇烈地掙扎和反抗。

1938年他反抗本頓寫實風格的壓迫;1944年他反抗畢加索變形風格的壓迫;如今他又試圖反抗自己風格的壓迫。。。

1951年,波洛克嘗試只使用黑、褐兩色創作。波浪和漩渦的形狀,物象和殘肢的剪影,隱約浮現在黑色的線網中,早期的暴力主題被再次喚醒。

評論界一片哀鳴,將此視為波洛克向具象繪畫的倒退,是“滴畫”這幕英雄劇“令人掃興的結尾”。然而另一個角度,這批“黑畫”又何嘗不是對“滴畫”的再次反叛,以暴力手段對以往的突破,是繪畫生涯中最英勇的一次叛逆?


傑克遜·波洛克晚期專題: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Number 14,Jackson Pollock,1951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Number 8, Black Flowing,1951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Yellow Islands. Jackson Pollock,1952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Number 18, Jackson Pollock, 1951

當他因獨創風格而名滿天下時,沒有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依然尋求打破和超越這種限制。。。遺憾的是,在艱難的掙扎突破之時,輿論卻只想要更多價值定論的東西。

波洛克迷惑了,那些曾經為人稱道的作品,到底是“傳奇般的創新”,還是“無意識的裝飾”?畢加索曾說過:“抄襲別人是必要的,但模仿自己則令人惋惜”。他不想重複自己,卻難以走出這個圍城。

1952年,波洛克有意在形式上探索實驗,讓色彩重回畫布,卻再次陷入自我重複的泥潭。11月在賈尼斯畫廊舉辦的第11次畫展,只售出12幅畫作中的1幅。

內在的枯竭和外界的壓力,未被理解的感受和價值。。。波洛克愈發孤獨而迷茫,他對於“滴畫”的靈感已經耗盡了。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Number 28,Jackson Pollock, 1951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Convergence,Jackson Pollock,1952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Ocean Greyness,Jackson Pollock,1953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Blue Poles(藍柱), 1952

評論家普遍將此年的《藍柱》視為波洛克的巔峰之作。然而創作時波洛克已深感絕望,無奈之下破釜沉舟,找來一根8英尺長的木棒蘸上顏料,直接印了8個等距的印痕,再略作裝飾。出人意料的奇蹟出現了,一幅充滿韻律與霸氣的圖像豁然呈現。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Blue Poles 作品《藍柱》展覽現場, 1952

1954年《藍柱》以6000美金私藏。1973年9月,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更是以200萬美金納為鎮館之寶。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即使生命的最後階段,波洛克依然嘗試採用歐洲綜合技法突破自我。儘管如此,波洛克卻被精神的重負拖垮了。創新的慾望與無能為力的矛盾,使他終日焦躁不安——淹沒在酗酒和憂鬱中,掙扎在否定與懷疑間,越畫越少。

1954和1955年,在勉為其難的創作了《白光》、《探索》和《氣味》後,波洛克決定放棄掙扎,徹底擱筆。可悲的是,他依然每天都去畫室,卻再也畫不出任何東西。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波洛克曾以獨創性的“行動之舞”,帶給後繼者以無限的靈感和動力。而自己卻在孤獨的迷思中愈陷愈深,深到遍體鱗傷,無法自拔。

最終,44歲的波洛克駕車失控,以瘋狂而近乎自我毀滅的方式,決絕的結束了生命。也為不堪重負的精神,找到了最終的解脫。(酒駕撞樹,被炸至百英尺高,掛於樹上,一命嗚呼。)


「國家藝術頻道」傑克遜·波洛克(二)——悲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