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物資都運不回國,瓜伊多能力太差令美改口,只能遍訪南美求支持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上月25日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召開的利馬集團會議後,委反對派領導人,自封委內瑞拉總統瓜伊多正在南美洲各國進行訪問,尋求盟友對於委國政府換人的支持。本月1日瓜伊多在與巴拉圭總統貝尼特斯談話時表示,已經有600位委內瑞拉軍人放棄支持馬杜羅政府。

連物資都運不回國,瓜伊多能力太差令美改口,只能遍訪南美求支持

集會上的瓜伊多

自委內瑞拉政治危機爆發以來,以瓜伊多為代表的反對派能否推翻馬杜羅政府,決定權從來就不在周邊南美國家,而在於美國。瓜伊多本人也深知這一點,不斷派人與美方接觸,更是在上月23日冒險出境,親自號召民眾護送美國“援助物資”從哥倫比亞進入委內瑞拉。然而在忠於馬杜羅的委內瑞拉軍隊的嚴防死守之下,這批物資還是被攔截在了境外。

這就造成了瓜伊多如今的尷尬處境:原本希望通過親自將美援帶入委內瑞拉,證明自己與美國的關係來“拉大旗做虎皮”,卻未能成功,自己反而“流亡”境外,無一兵一將。更為關鍵的是,美國通過“物資闖關事件”看清了委內瑞拉反對派真正的號召力,連物資都無法運進,更匡論對抗馬杜羅。美國的委內瑞拉問題特使艾布拉姆斯近日就改口稱“目前沒有軍事幹預委內瑞拉的計劃”,可見已經準備放棄扶不起來的瓜伊多,至少也是降低了支持的程度。

目前來看,儘管瓜伊多依然獲得了美國和利馬集團的支持。但更多隻是口頭承諾而已。美國和南美多國給了幾千萬的物資,委內瑞拉反對派們卻無法運到自己人手上,等於瓜伊多依然是一名“光桿司令”。現在他開始積極巡迴訪問南美諸國,實質上是要證明自己對於美國仍有作用。

連物資都運不回國,瓜伊多能力太差令美改口,只能遍訪南美求支持

2月25日參加利馬會議的瓜伊多

利馬集團是一個由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等拉美主要國家組成的主張反對外部干涉拉美事務、尋求以和平手段解決拉美政治紛爭的地區性國際組織,在此次委內瑞拉政治危機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外部協調者角色,但問題在於,這個利馬集團與馬杜羅的左翼政權一向不對付。

利馬集團就是一個偏右的南美國家組成的組織,成員內甚至還包括加拿大這個北美國家,與委內瑞拉這種左翼“異端”一向不合。在本世紀初開始的拉美左翼浪潮開始退卻的現在,被右翼政黨控制的利馬集團各成員國,當然更是敵視委內瑞拉這個左翼旗手。早在瓜伊多1月底起事之前,利馬集團就譴責去年舉行的委內瑞拉總統大選中,馬杜羅及其政黨存在舞弊行為,並宣佈不承認此次選舉結果,可以說瓜伊多之所以敢起事,多半也是因為利馬集團的這個表態。

目前來看,利馬國家組織對瓜伊多的支持也比較有限。儘管有各種決議的譴責,但在最關鍵的軍事手段上,利馬集團並沒有贊同美國“積極軍事幹預”的主張,而是強調,雖然承認馬杜羅當局由於選舉舞弊不合法,但政權更迭必須走和平對話的路線。在幾天後的3月4日於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的外長會議上,利馬集團再次重申這種主張,希望以經濟壓力逼迫馬杜羅下臺。

連物資都運不回國,瓜伊多能力太差令美改口,只能遍訪南美求支持

本月4日在加拿大舉行的利馬集團外長會議

利馬集團作出這種打算,顯然是有自己的顧慮在裡面。對於大多數拉美國家右翼當局而言,防範委內瑞拉左翼政權是一項主要任務,但防範美國對拉美的干涉同樣不可小視,如果因為此次委內瑞拉危機導致美國軍事力量進入拉美然後賴著不走,這種局面是大多數拉美國家都不願看到的。而拉美經濟長年不振,如果因為軍事幹涉導致拉美內戰爆發,給本就糟糕的拉美經濟再來一次重創,也是靠承諾能改善經濟上臺的拉美各右翼當局不願看到的。

這種局勢走向顯然就是瓜伊多所不願看到的。拉美經濟如何很顯然根本不關當下委內瑞拉反對派的事,他們想要的,當然是趕緊把馬杜羅趕下臺,讓自己早日翻身。但作為一個靠嘴炮起家的光桿司令,瓜伊多手中一沒錢二沒槍,出席這次會議都是靠偷渡,要想早日成功,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此次會議上儘量賠笑臉爭取美國和拉美其它國家的支持,而現在利馬集團做出這種溫吞水般的承諾,顯然是對瓜伊多的一次打擊。

連物資都運不回國,瓜伊多能力太差令美改口,只能遍訪南美求支持

上月23日因救援物資入委引發的委邊境衝突

於是,瓜伊多選擇在會後主動出擊,對利馬集團各成員國逐一進行訪問,針對各國的訴求進行各個擊破。問題在於,各國對他並不感冒,例如剛剛換上右翼領導人的巴西,雖然批准了瓜伊多的訪問,但博納索羅只是以“私人身份”招待瓜伊多,顯然在實際操作上沒有承認其“臨時總統”的身份。

由此可見,委內瑞拉問題根本還是要看美國的態度,拉美國家雖然如今多是右翼執政,但在針對馬杜羅政權上依然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最終,還是要看美國自己覺不覺得這場干涉是否划得來。而在美國做出最終判斷之前,瓜伊多所能做的,也只有進行這種乞討般的外交活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