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夜雨寄北

曾思忖古詩詞中那些令人心醉的意境,如秋月、江雪、楊柳、鳴蟬、枯藤、南浦、長亭、鴻雁等等等等,卻總是情不自禁的將思緒定格在那“夜雨”之中,享受那片刻的靜謐。其實,要說美,夜雨也沒有什麼美,淅瀝的雨聲、泥濘的雨腳、溼透的衣襟,只覺得一陣涼意 ,將所有的繁鬧喧囂困住,留下天地一片的寂寥。然而,也正因此,夜雨中的情感總顯得細膩,夜雨中的思念也倍加敏感。而這夜雨中的思念,想來在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中最能體現。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古風插圖

你問歸期?歸期時難說準。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漲滿了秋池。客居此地,聽著窗外夜色中時緊時疏的雨聲,只盼著何時能夠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心一邊談心,追述這巴山夜雨的況味。

是年 ,李商隱客居巴山蜀地,遠在長安的妻子寄信詢問歸去的日期(其實也有人說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隱寄給友人的詩,但從字裡行間的情意來看,時人更傾向於是寫給妻子的),然而此時的李商隱,對於歸去之期實在難以推斷,只能哀嘆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夜雨

夜雨是行旅的大敵,倒不是因為行路泥濘難行。而是在夜雨中,總會勾起旅行者對於家的思念,突然間省悟到自己身陷僻遠 、孤苦的處境,顧影自憐。此時,李商隱正處於這樣的境地之中,秋雨綿綿,秋夜漫漫,獨處淒涼之地,詩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霎時間交織在一起,如池中秋水,在心中漫溢。行筆至此,想來已是寒入骨髓,若是再悲苦下去,不免顯得傷春悲秋。於是作者筆鋒一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個溫馨的畫面出現,立刻取代了悽風苦雨的秋夜。也為這夜雨中的巴山,池塘裡的秋水,抹上了一層詩意的美麗。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夜雨

據考證,李商隱此時是作於大中五年(公元851)七月至九月間,而那年夏秋間詩人的妻子王氏已歿,因而有人推斷此詩是寫給長安的友人。不過,轉念想來,在那個交通阻塞、信息不靈的時代,王氏寄信詢問歸期,而後去世在先,李商隱未得消息,詩作在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若是這個推測成立,那麼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實在是一首傷心之作。詩人在夜雨中對幸福的遙望,卻終究沒能在現實中落腳,該是怎樣的傷痛?在那生離猶如死別的年歲裡,如此真摯而真切的思念,若是得不到回應 ,又該是怎樣的愁苦?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只是,當我們今天再次讀到這首詩時,是否會感動於那樣一種遙望?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古風插圖

最後的最後,當一切都不得而知時,至少我們還能從詩中體味到一點:即使是在夜雨傾覆的孤苦處境,幸福,依舊可以遙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