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齊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不過10元,老舍曾為了資助齊白石而花5元錢買了他的一個扇面;張大千的作品,當時賣100元一幅;徐悲鴻的《松鷹圖》1961年售價230元;傅抱石一幅畫的最高標價為80元。到了十年前,一幅齊白石的作品,成交價格已經是5萬到20萬人民幣;而今天,齊老的作品,平均每平尺的成交價格已在百萬以上。嘉德2011春季拍賣會上,齊老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更是以4.255億的成交價創近現代書畫拍賣世界紀錄。買畫要趁早!


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楊永家作品

其實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特別是近幾年,名家字畫作品價格如脫疆野馬,一路飛昇,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的價位上。字畫市場一改蕭條冷落,迎來了盛春好風景。至2007年底,中國現當代書畫家作品拍出千萬元以上的已有幾十位,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林鳳眠、吳湖帆、李可染、石魯、吳冠中、陸儼少、謝稚柳、陳逸飛等。

上面舉例的齊老是已故的字畫界大宗師,作品價值連年看漲乃至拍出天價本也實屬正常。那麼大家再看下邊這個例子。十年前,中國美協會員範曾老師的三尺豎幅人物畫《華佗望斷圖》曾以12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而在去年四月份,範曾老師的一幅四尺橫幅人物畫《三人行》拍出了250萬人民幣。


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劉廣河作品


據專業報刊資料統計,中國書畫作品年增值率在30%至50%之間。也有的因為購進的渠道不同,拍出的機會不同,其年增值率可達二三倍。四尺一幅畫,若只算物質成本,一般百元不到,但何以能高價出售而且售價連年猛漲呢?

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劉廣河作品


越來越多的有錢人需要享受字畫藝術,而字畫作品卻悠悠然穩步“生產”,這就造成供不應求。長時間持續的供不應求,就造成價格的不斷上漲。

除了經濟規律,字畫作品流動性的變化也是決定其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流動性強,也就是交易方便,就好賣,就能賣高價;流行性弱,則與之相反。二十年前,大家若是想弄到一幅名家真跡,去哪兒弄?找畫家畫、畫廊購買、拍賣會競拍,這三個是主流。然而這三種途徑的各種侷限性卻造成了字畫作品有時候會面臨一種整體供不應求但局部賣不出去的尷尬。


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劉廣河作品


今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強勢崛起,競拍和專業性的字畫商城也隨之開始在網上出現,隨著電商服務的日漸成熟,網上字畫商城極大的方便了作品交流。一幅作品,面對的買家越來越多,價格怎會不高?

網上字畫商城的發展也決定了未來字畫市場的發展方向——全球化、豐富化、安全化。


字畫收藏|天增歲月畫增價,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劉廣河作品

天增歲月畫增價,字畫藝術品不僅是一種物質存在,而且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結晶,既可作為一種物資財富儲蓄,也可作為藝術來欣賞與研究。字畫的價值幾何?收藏字畫能賺多少錢?我想以八個字來概括——奇貨可居,永不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