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10億短債違約“炸響”新年債市第一雷

1月15日,曾經的白馬股康得新發布公告稱,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8康得新SCP001”(發行總額為10億)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違約。康得新的這一則公告震動債市,這是2019年債市的第一家違約案例。而更讓市場震驚的是,康得新是曾經市場普遍認可的白馬股,賬面現金達150億元,而此時10億卻債券無法償還?那麼,此前漂亮的財務報表是否涉嫌財務造假?

手握150億巨資卻無法償還10億債券

作為一隻多項財務指標良好、被市場公認優質白馬股,康得新一度受到機構的高度關注,此次債務違約著著實實是向市場投下了一顆“雷”,瞬間引爆。其在A股市場的股價再過去的一週累計下跌18.6%。同期,上證指數、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65%、1.44%和0.63%,康得新所在的中小板指數上週也是以紅線收官,周累計漲幅為1.29%。

一邊是超短融實質違約,而另一邊是漂亮的財報看起來康得新似乎並不缺錢。根據公司發佈的2018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得新總資產有367.2億元,賬面上貨幣資金150.14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42.06億元,準現金類資產佔總資產比例約為70%。手握鉅額現金卻無法支付10億的短期債務,市場質疑康得新的漂亮財報是否涉嫌造假,甚至深交所也要求其說明是否存在財務造假。

對於市場的疑問,一位接近康得新的人士透露稱,公司賬上不是沒有錢,只是出現了臨時性的兌付困難。儘管公司賬目上有些資金,但專款專用,比如募集資金是不能用來兌付債券;此外,境外資金也需將用於償還境外債務。

曾經700億白馬股隕落

除了10億債務違約外,自2018年12月18日以來的一個多月,康得新連遭穆迪、惠譽、新世紀評級3家評級機構多次降級,評級機構直指控股股東康得集團質押比例高、信託違約、財產被查封等問題。

作為曾經的白馬股代表,康得新營收和淨利潤曾一路上揚,2017年股價實現了翻倍增長,市值最高時達700億元。那麼,為何多項財務指標都很好的白馬股為何會陷入債務違約的困境?

仔細研究其年報,會發現康得新實際上並沒有表面上那麼有錢。根據2017年財報,公司2017年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其他流動負債科目等有息債務合計約為140億元,利息支出為5.77億。既然賬上有150元額鉅額現金,為何要四處融資,支付高額利息呢?如果上述人士所說的“有些資金是募資來的”是真相,但就算賬面資金全都不能用,康得新的負債還是遠超正常需求。而這鉅額負債背後的利益相關,想必也只有康得新的高層才能知悉了。

當然,對於康得新是否涉嫌財務造假,這個金聰負債和現金流情況還無法斷定,但可以確認的是,財務存在很多方面的疑問。在投資領域,看不清楚的公司不投資是“避雷”鐵律,A股市場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優秀公司,為何要把我們有限的資金和財務有疑問的公司捆綁在一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