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支招:芯片產業記者入門圖書推薦《芯事》

【有情況】

一位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姑娘,想當一名報道“芯片”產業的記者,問有什麼招兒?

【瞎支招】

高招,當然是託朋友拜“老杳”為師。

老杳是“老杳吧”的創始人,老杳吧現在也叫“集微網”,集成電路的“集”,微電子的“微”,網羅天下的“網”。

老杳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資深自媒體人士,從BBS到博客,從博客到微博,從傳統網站到手機公眾號,他一直堅持自己對行業的關注和建言。

如果,老杳能帶你,你100%就能入行了。

瞎支招:芯片產業記者入門圖書推薦《芯事》

笨招,就只能先讀書了。

老杳說:想做一個芯片產業記者,讀書沒那個必要,多和業界接觸比什麼都好。

這話絕對正確,但是對一名想從0開始入行芯片產業的記者,還是推薦你從讀《芯事》這本書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歷史氛圍。

讀的時候,一定要以記者的視角,發現對你有幫助的新聞線索和採訪素材。

【可採訪的人物】

一、腰封,提及的人物

1.張汝京:半導體領軍人物

2.魏少軍:清華大學教授

3.朱一明:兆易創新董事長

二、封面,提及的人物

1.謝志峰: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兼職教授(本書,作者)

2.陳大明:長三角地區優秀科技情報工作者(本書,作者)

三、前言,提及的人物

1.胡正明博士:鰭式場效應晶體管(FinFFT)發明人

四、致謝,提及的人物

1.《芯事》策劃出版商,茄子燴公司:凌露佳董事長、曹幻實總經理、曹樹民博士。

2.北京大學上海微電子研究院:程玉華博士

3.Lam Research :劉二壯博士

4.中芯國際:周梅生博士

5.復旦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博士

6.科鈦網:王展

7.謝志峰、陳大明的老朋友:陳衛、湯天申、朱敏、閆華鋒、胡運望、張洪為、陳愛宗

8.復旦微電子:謝輝

9.鴻之微科技:曹榮根博士

10.泰凌微電子:金海鵬

11.泓準達科技:毛均泓

12.喜馬拉雅:夏凡

13.廣立微:陸梅君博士

14.矽普半導體:高盼盼

15.國科新材:喬振華博士

16.琻捷電子:李夢雄博士

17.校友:俞力黎、謝冰雪、張德林

【可採訪的地點】

1.兆易創新在合肥建造的國內首個公益性繼承電路科技館

2.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

【可引用的名人名言】

魏少軍:中國的芯片技術和產業發展還需要至少20年和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攀上世界的高峰。

朱一明:芯片是信息產業的基礎,是構建大國競爭力的核心產品之一。

三星李健熙:越是困難,越是要加大投資。(逆週期投資)

謝志峰:

1.中國需要全產業鏈

2.從戰略角度,中國必須把存儲發展起來

3.不要老想著引進,自己要創新

4.合資是目前進口替代最好的辦法

【可引用的行業資料】

1.圖1:全球半導體市場60年發展規模和主要發展節點(P002)

2.圖6:浸(jin)潤式微影技術示意圖(P042)

3.圖8: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演變(P060)

4.圖9:集成電路產業的典型環節和產業鏈條關係(P065)

5.圖10:集成電路的精細結構宛如立體的城市(P080)

6.圖13:日本九州的半導體產業集群(P122)

7.圖14:日本九州半導體產業集群中的各環節企業數量(P124)

8.圖23:以集成電路為基礎的信息技術與高新技術的關聯性(P272)

9.附錄1:集成電路企業排名(P289-P295)

10.術語解釋:35條(P285-P288)

【可關注的核心企業】

一、在芯片市場一線的企業

1.英特爾:CPU芯片製造商

2.AMD:CPU芯片製造商

3.阿斯麥(ASML):英特爾的供應商,極紫外光刻設備。

4.尼康:英特爾的供應商

5.臺積電:浸潤式微影機

6.卡爾蔡司:半導體行業光學配套

二、超純硅領域領先企業

1.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2.三菱住友株式會社

三、化學機械拋光技術(CMP)領域的領先企業

1.應用材料公司

2.泛林研究公司

3.東京電子

4.中微半導體

5.耐諾公司

四、封裝測試領域的領先企業

1.日月光半導體公司(ASX)

2.長電科技

3.矽品(SPIL)

4.艾克爾科技

五、芯片設計領域的領先企業

1.高通

2.博通

3.蘋果

4.三星

5.AMD

6.海思半導體

7.展訊

8.邁威爾(Marvell)

9.聯發科

10.安華高科技

11.賽靈思(Xilinx)

12.安謀(ARM)

六、電子設計領域領先企業

1.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

2.新思科技(Synopsys)

3.益華電腦(Cadence)

七、集成電路產業隱形冠軍企業

1.光學元件領域:卡爾蔡司

2.掩膜製造領域:福尼克斯

3.探針卡供應領域:福達電子(Form Factor)、凱斯科德(Cascade Microtech)

4.光纖激光器製造領域:IPG光電(IPG Photonics)

5.激光系統設備供應領域:ESI

6.半導體度量設備生產領域:耐諾(Nanometrics)

7.封裝測試裝備領域:美國的泰瑞達(Teradyne)、日本的愛德萬(Advantest)

八、電子級化學氣體領域領先企業

1.德國林德集團

2.法國液化空氣

3.美國空氣化工

4.美國普萊克斯

5.日本大陽日酸株式會社

【基本知識點】

1.光學微影與檢測技術:利用特定波長的可見或不可見光,針對目標物進行曝光、顯影與檢測的技術。

2.光學顯影:用於製造精細度類似於微生物的超高密度電路

3.“乾式”微影技術:2001年前採用的主要技術,採用波長為157納米,光刻時介質為空氣

4.深紫外線(DUV,Deep Ultra-Violet): 林本堅,定義的光刻技術最短波長的光線

5.極紫外光刻技術(EUVL)

5.“浸潤式”微影技術(Immersion Lightography):最短波長已經達到10納米、7納米、5納米,光刻時介質為水。

6.芯片分邏輯芯片和存儲芯片。邏輯芯片又分為數字芯片和模擬芯片。模擬芯片中最難的是射頻芯片。

7.ARM的三種知識產權授權模式:處理器授權、處理器優化包授權、架構授權

【摘要金句】

1.集成電路的發展註定離不開協同發展的“基因”

2.摩爾定律並不是自然規律,而是以微電子學位基礎,集自然科學、高新技術、經濟學 、社會學為一體的推測。

3.摩爾定律最大的作用是成為集成電路和相關行業發展的激勵信條。

【美國半導體工業聯盟和半導體研究聯盟:行業未來14個關鍵領域】

1.先進得材料、器件和封裝

2.互聯的技術與架構

3.智能內存與存儲

4.電源功率管理

5.傳感和通信系統

6.分佈式計算和網絡

7.認知計算

8.仿生計算和存儲

9.先進的架構及算法

10.安全與隱私

11.設計工具、方法和測試

12.下一代製造模式

13.環保、安全的材料和工藝

14.創新的檢測方法

瞎支招:芯片產業記者入門圖書推薦《芯事》

【順心丸】

你可以在新浪微博,找到@老杳 ,

老杳吧創始人,是中國科技大學博士,曾就職於聯想集團、普天集團及信息產業部從事IPTV、智能手機及集成電路等業務,北京四海雍智半導體測試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