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去考教師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每年去考教師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每年去考教師的人這麼多?

網友一:

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每年報考教師的人數還在不斷上漲 ,為什麼老師難當又難考,卻還有那麼多人奮不顧身去考?而且一定要考上編制?

要知道,在現在的社會上,想找份體面的工作那是得多難?社會上事業單位和用人單位能給大學生提供的崗位少之又少,導致前段時間很多的大學生特別的迷茫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工資待遇低的公司不想去,工資待遇高的競爭壓力又大。所以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當老師或者公務員!相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教師資格證的考試還是相對簡單的多些。

有了教師資格證考上編制以後,相對的來說就有了份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工作!就不用再東奔西跑了!也不用說會擔心被淘汰。

有很多人會說:

“你又出來騙人了!”

“當老師多苦啊,工資不高,社會地位還低!”


那我就要反駁了:

首先教師待遇好,這點你們都不能否認的!工作穩定、寒暑假期、工資待遇有高有低(這點我不否認)、教師福利也多。根據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平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水平,並且會逐步提高。還有一些偏遠地區的有一些扶持政策等。

選擇當老師,有些人是為了夢想,有些人是為了假期,還有些人正在迷茫,不過團妹兒想說:考不考編對於一個人民教師來說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那到底什麼是編制?

簡單來講,編制就是教育局幫你辦好了一切手續,只要你不辭職,享受一切福利到終老,靠譜,但是由於改革需要5年一考核,只要你做得好就也就一直呆的下去啊!

但是非教師編制的,你的名字不在教育局,工資是學校發的,學校和你籤合同的,不續約你就只能走人,工資福利都比編制的人少。基本沒什麼,還沒有地位,很少有學習和發展的優先權。

1、工資要高多了

教師的編制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和應盡“五險一金”的待遇和義務,包括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等,土一點講就是看病少花或不用花,買房貸款方便等等。交保險費和交公積金大部分由單位出。

以一個教師實發工資3000元為例,其中只有800~900是工資,其他都是補貼和津貼,假如沒有編制,就意味著工資只有800~900。這是工資性收入方面。

2、福利誘人啊

有編制的教師享受各種應有的津貼、福利和獎金,部分地區還享有績效工資。國家正逐步實現教師工資向公務員靠近的政策。不在編的知都不知道,假如你知道了,你也只能呵呵。尤其是重大福利,一個單位假如你沒有,內心的落差可想而知。

還有人人期盼的年終獎。那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13月工資。沒有編制也是隻能看著別人拿,自己哭哭哭啦。

網友二:

我多次參加過教育局教師招聘工作,在這個問題上,覺得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教師工資不高,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去考呢?


一、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到本質性的東西。從我對報考者的分析來看,報考教師的,都不是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很少有很優秀的學生報考教師。優秀學生不是考公務員,就是進大企業了。或者說,很多都是被別的用人單位選剩下的,不得已才報考教師。我這樣說,對考入教師隊伍的年輕人來說,特別刺耳,會遭到吐槽甚至謾罵,但我說的是真話。當然,也有一些出於自己對教師的崇敬、自己對做教師有著濃厚興趣的人,報考了教師,但這是少數。我有一個學生,在做我學生時,標準後進生,前年考進教師隊伍裡了,這不是對我此判斷的證明嗎?

二、報考教師的人,有很大比例,是為了迎合家長的心願。現在畢業的學生,其家長大多在四五十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對體制內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情,很多自己未能實現,就把這種願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很多孩子,自己對將來是沒有什麼計劃,對前面的路還很茫然,父母講了做老師的若干優點,於是就動心了,就走進了報考教師的行列裡。話說回來,考公務員又沒那本事,考個教師,既順了父母心意,也完成了就業,真的很好了。


三、教師這職業,雖說不咋的,但還是屬於體面的職業,工資雖然不高,但旱澇保收,雖然沒什麼大出息,但畢竟在體制內,雖然工資瑣碎,但雙休日加寒暑長假,優勢還真不少。再說工資也還不錯,加上宣傳上一直在喊提高教師地位提高教師待遇,萬一真要實現了呢?

四、高校擴招後,招生規模越來越大,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有個職業也就不錯了。中國這麼多人,你找找看,有沒人做的工作嗎?高中低職業,都有人往裡擠,教師職業也是一樣的,自然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報考。


不過,有一點我要告訴你,你只看到每年很多人報考教師,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報考教師的年輕人,都是腳踩幾隻船的,被招錄不報到的,每年都有。某縣面向碩士生以上人才招聘教師,招聘數8人,報名15人,參加考試11人,發放8份錄用通知,最後簽約的僅有3人。從中你應該看出點問題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