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位置: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菸斗前部指菸斗前半段,一般是木製部分或海泡石及其他材質的部分,區別於菸嘴,又叫菸斗頭部.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泰勒先生為個人網站提供的一些資料非常有用,我們轉達給大家:

菸斗內部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吸菸質量,雖然選擇優質石楠原料來製作菸斗非常重要,但為了把它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加工工藝也是極為重要的.做工粗糙,設計低劣的菸斗不但是對原材料的不負責任,也會讓製造出來的菸斗非常難用.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基本上我們需要在石楠木塊上鑽三個孔,才能做成一把菸斗,鬥缽(容納菸草燃燒),煙道(煙氣通路),榫孔(菸嘴插入的地方)

大多數鬥缽直徑在16mm-24mm之間,而一般的手工菸斗鬥缽直徑在19-22mm.鬥缽內的構造形狀有U字型V字型等等,而鬥缽內徑是一般是在鬥口的地方測量的.

煙道的內徑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煙道孔徑的大小是爭議的焦點,人們最在意的是多大的孔道是最能體現菸草特質的.我個人用的是3.97mm的鑽頭,相對是比較大的.但仍舊有人推崇4.2-4.3mm的大孔道.大部分還是認為3.2-3.5mm比較合適.最終,因為煙道的尺寸作為一個變量還要依賴鬥缽大小,內徑,和每一塊石楠木塊的特性,幾乎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範圍作為最佳孔道內徑.因此,爭論的多方人馬最終還是妥協了,每一個制鬥師都會根據自己制斗的特點來掌握孔道大小.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你當然可以在石楠木塊的任何部位鑽孔,不過我個人的習慣是按照,煙道,榫孔,鬥缽內室的順序來做.我認為這是大多數業餘制鬥師的標準做法.許多丹麥制鬥師喜歡先做外觀,然後再徒手鑽孔(意指不借助夾具),最大限度的提升菸斗的外觀美感.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縮減意外的沙眼帶來的瑕疵.這種方式需要常年的練習,才可以準確的打好孔道,而不像我的做法那樣容易掌握.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每一位制鬥師和加工工廠都有自己熟悉可行的制鬥流程,而且有些享譽世界方式被歷史記載下來,我們收集了一些經典文檔,之後會在連載裡為大家展現.

小豬說菸斗34: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