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谷歌置換資源敲進美國市場 阿里棄美國專攻歐洲腹地

阿里和京東在國內市場競爭不休,海外卻也沒閒著。

阿里曾經最先嚐試的就是美國市場,多次叩響美國市場的大門,卻最終宣告失敗:支付寶被拒之門外,而阿里雲則在2018年9月正式宣佈暫停在美的擴張計劃,同時退出與美國谷歌以及亞馬遜的競爭。而中美貿易戰也為阿里是否進軍美國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霾,馬雲也表示中美貿易戰破壞了中美友好合作的前提,幫助美國新增100萬個就業崗位的承諾沒有辦法完成。

京東、谷歌置換資源敲進美國市場 阿里棄美國專攻歐洲腹地


不過,阿里沒撬動的美國市場,京東通過亞馬遜準備上位了,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京東開始通過谷歌的電子商務平臺在美國市場銷售一些商品。京東與谷歌其實資本合作由來已久,2018年6月18日,京東正式發佈了谷歌以5.5億美元現金投資京東的消息,並表示雙方將在一系列戰略項目上進行合作,這些合作包括在東南亞、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全球多個地區合作開發零售解決方案,以及將京東優選的商品通過谷歌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銷售。

京東、谷歌置換資源敲進美國市場 阿里棄美國專攻歐洲腹地

京東對海外市場的野心一直都存在且越來越垂涎,在國內市場屢屢受到阿里的壓制,市場份額難以在短期內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海外不同,京東通過自有品牌Joybuy(京東創辦的跨境在線購物網站)藉助亞馬遜先行來到美國市場銷售,已經快了老對手阿里巴巴一步。

不過在歐洲市場,阿里速度明顯快於京東,京東開始計劃建立歐洲研究中心的時候,阿里旗下阿里雲已經進軍了中東歐8國市場,此外阿里早在多年前就在歐洲拓展業務,目的有二:一是把歐洲商品帶到中國;二是為來自中國的遊客服務。如瑞典服裝巨頭H&M、意大利奢侈品牌Marni和日本體育設備巨頭Yonex現在都通過阿里巴巴在中國銷售商品,老牌零售巨頭哈羅德百貨(Harrods)、塞爾福裡奇百貨(Selfridges)、Body Shop都在接受支付寶服務。

京東、谷歌置換資源敲進美國市場 阿里棄美國專攻歐洲腹地

對此,劉強東是不服輸的,放出了“要做全球最大電商公司”的豪言,並提出“十年內海外營收能夠達到公司總營收一半”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