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中華文明五千年,從良渚起航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良渚文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麼了。最近良渚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世界考古學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良渚上,連一向否定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西方學者,都不得不發言說:“良渚遺址。。。。已經達到了國家的標準。”

良渚文化,是一種主要位於錢塘江和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總稱。因最初發現於浙江杭州良渚,故被稱為良渚文化。這是一種以玉器著稱的古文化類型,據碳十四測年,其年代距今5300-4500年(新說為4300年)。

現如今有一種觀點,就是中華文明全部起源於黃河流域。雖說有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以及長江中流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出現在考古發掘之中,但這些古代文化在史書上幾無記載。這是為什麼呢?多少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學術界。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湖北石家河文化玉人,我們的祖先形象

神人御獸,良渚高臺堪比金字塔

良渚文化,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玉器。其中以玉琮為代表的禮器,外方內圓,代表了最初中國人對昊天上帝的崇拜。玉琮上的神人獸面紋飾,刻劃了一個頭戴羽冠,面目崢嶸的神人騎在一頭神獸身上的正面形象,或直指當時最高統治權力的巫師。帶有神獸紋的良渚玉器價值極高,由於玉器硬度大,高於一般的金屬,當時的人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時代是如何雕琢的,一直是一個謎。

而最不為人知的卻也最讓後人驚歎的是,良渚的水利系統和一座建築面積30萬平米的大土臺建築遺址。這座土建築而成的高臺,殘留的厚度達10米。這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拿它和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對比一下。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良渚文化玉琮,簡化的神人獸面紋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現高136米。也就是說,金字塔的佔地面積僅有一萬多平米,僅為良渚的幾十分之一。而高度目前殘存的,良渚為金字塔的十分之一弱。如此看來,兩個建築需要的土方量,良渚的高臺建築更大。只是埃及人用的是石頭,良渚人用的是堆土。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沒有建築機械,純粹用人力堆築這麼大的平臺,其目的很有可能都是為了敬神。

良渚還發現了最早的絲綢。良渚當年的統治者,穿著絲綢衣服,大量佩戴玉器,役使數千人建築宮殿和水渠,你說他不是王者又是什麼呢?所以,這裡在5000年前一定是一個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良渚古國。

但奇怪的是,大約4500-4300年前,良渚文化突然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是為什麼呢?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埃及金字塔

據北大社科院副研究員常懷穎的文章指出:

公元前2300年前後,輝煌燦爛的良渚社會、屈家嶺-石家河社會在繁盛了1000年以後,不約而同地走向了衰落。良渚古城在此時被廢棄,原本繁榮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社會發展陷入停滯。

良渚若一直存在,炎黃子孫之說或不成立

為什麼說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華夏民族?其實就跟這個良渚文化消失有莫大的關係。

良渚,石家河文化,都屬於長江流域文化,但都在4500-4300年前莫名其妙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後世僅存的就是黃河流域的由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轉變過來的龍山文化類型。這種龍山文化,最後就成了中華民族的最主要源頭。

應該說,如果良渚和石家河文化不消失,那麼中國的上古歷史是要改寫的。

可是它們為什麼就突然消失了呢?是戰爭還是自然災害,讓這麼發達的古代文明消失得乾乾淨淨?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石家河文化的玉人頭,和三星堆人是不是神似

答案是史前大洪水!

這個大洪水消滅了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消滅了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使得山東半島地區的文明一下子斷崖式下跌,一下子倒退上千年!

後續形成的嶽石文化的先進程度遠遠低於早期龍山文化,直到西周時期才緩過氣,重新開始興旺發達起來。(這也就能解釋說,

為什麼西周武王把姜太公分封到齊國,因為當時齊國是無主之地)

我們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夏啟建立夏朝之前,帝堯時代,洪水滔天,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理好了洪水。其實,按今天的眼光來看,大禹也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的治水者。

所謂疏導,就是往下游放水。大禹時期,後來殷商的晚期國都河南安陽和河北地區,都是一片沼澤地。所以《尚書 禹貢》上說,這裡的地需要休養生息十幾年,然後才可以耕作,繳納賦稅。

“濟、河惟兗州。。。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

意思是這裡的田屬於第六等賦稅也是第六等,必須先整治十三年,才和其他州一樣繳納賦稅。(也就是免稅十三年)

看到這裡,洪水消滅了良渚文化,好像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且慢,這兩件事是同一時代的嗎?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大禹治水

先說大禹治水。

我們可以認定大禹是夏的第一代國君,則大禹治水是夏之前的事情,幾乎與夏朝建立同時。根據國家現有的考古推斷,夏朝應該是公元前2070年前後建立的。則良渚文化毀滅的時間,無論是先前推定的4500年前還是最新推定的4300年前,都比大禹治水至少要早200年!

可見,如果把登封王城崗對應於夏啟的都城,山西陶寺(前2300-前1900)對應於堯帝的都城,那麼這兩座城存在的時候,良渚古城應該都已經被廢棄了。。(或者說陶寺新建的時候,就是良渚廢棄之時).

這麼看來,毀滅良渚的不是洪水?難道是戰爭?可是良渚文化的文明程度表明,他當時在他的地盤上根本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難道真是黃河流域的部落民族打到了長江三角洲?這些問題如何解釋呢?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統

現在不少朋友相信外星人學說,相信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相信華夏民族來自於兩河流域。雖說腦洞大開,但站在科學的角度上而言,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有研究表明,普通好馬一天也就只能走100公里左右。普通人步行,如果是山路,一小時也就2-3公里已經非常快了。那麼一天也就能走30公里左右。

古代若不是民族遷徙,行軍打仗到千里之外,就算是戰國時代也是極其困難之事。

秦趙長平之戰,長平屬於趙國的疆域,趙軍大敗,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趙王乏食,沒有糧草餵飽四十萬大軍。而秦軍一戰之後,多少年緩不過氣來,也是因為糧草的原因。所以,不可能是上千公里之外的黃河流域的民族打到了杭州,滅掉了良渚!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良渚文明的消失呢?一本塵封已久的古籍揭示了這個秘密!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良渚文化的王冠?

共工怒撞不周山,4300年前大洪水

這本書就是戰國古籍《淮南子》!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這不僅僅是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而是地殼劇烈變動,板塊分離,大地裂開巨大的鴻溝,引發山火蔓延萬里,巨大的海嘯和海水倒灌,使得野獸和猛禽不得已以人類為食物的真實寫照!

《淮南子·天文訓》“……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不僅僅說的是共工怒撞不周山,使得天下淫雨,更是地球自轉軸角度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地面上的人們誤以為日月星辰都移位,並造成了強烈的長時間暴雨的歷史真實記載!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神人獸面紋器

這種暴雨不是正常情況下的暴雨,其原因筆者就不去推論和探討,僅從史學的角度證明,《淮南子》所言不虛。

在帝堯命大禹治水之前的上古時代黃帝駕崩之時,還有一次更大的洪水!

正是這場洪水,讓文明程度極高的良渚文化毀於一旦!也讓山東半島的龍山文化近乎全毀,只剩下少數人逃到泰山附近的高地才殘存下來。

那麼,顓頊帝的年代如何呢?請看筆者根據《竹書紀年》推定的上古史年表, 則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的黃帝到商朝的歷史年代又一次和考古發掘驚人的吻合。

4300年前的那場大洪水,剩者為王!真知堂說上古史

神人獸面紋

由此看來,中國古代所謂的神話傳說,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媧補天,實則指的是4300年前黃帝駕崩到顓頊繼位之時(公元前2300年前後)的那場史前大洪水!良渚滅亡的根本原因就在此。

而這場大洪水,把中華大地所有原住於海濱,平原等地勢低窪之處的上古文化各民族消滅殆盡,使得河北平原,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一代都成了澤國,只剩下原居於高地的廟底溝二期和後來的龍山文化類型居民得以倖存!這也是為什麼山西,陝西和河南河洛地區成為後代中國的文明發源地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成果為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獨家,首次發表於網絡平臺,請勿剽竊和抄襲,謝謝您。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