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醫藥股的投資者可以看下

醫藥板塊“閃崩”不斷

海正藥業昨日股價創逾九年新低,人福醫藥昨日股價創出逾六年新低,上海萊士昨日股價創出逾四年新低……

昨天海正藥業盤中閃崩觸及跌停,股價創下逾九年新低。負面新聞纏身的海正藥業並非閃崩的個例。近期醫藥生物行業黑天鵝頻發,在醫藥行業強監管和同仁堂過期蜂蜜回收事件的催化下,昔日牛股同仁堂、湯臣倍健、一心堂等均在近日遭遇股價閃崩,部分個股跌停收盤。

下半年市值蒸發近萬億,估值下探十年新低

今年下半年大盤持續走弱,醫藥行業熊冠兩市。數據寶統計顯示,七月以來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累計下跌27%,市值蒸發接近萬億元。

本月醫藥生物行業走熊的勢頭繼續,近十個交易日指數跌幅達11.1%,為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最高,19只個股在昨日或前日盤中股價創下今年以來的最低點。其中,海正藥業昨日股價創逾九年新低,

人福醫藥昨日股價創出逾六年新低,上海萊士連遭8個一字跌停板,昨日股價創出逾四年新低。

事實上,在226只上市滿三年的醫藥生物個股中,有161只近三年股價的最低點發生在今年十月後,佔比71%。在帶量採購政策及從嚴監管政策先後出臺後醫藥行業股票似乎正逐漸步入寒冬。

而從估值水平來看,今年10月以來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滾動市盈率已運行至十年來的最低點,最新滾動市盈率僅有25倍。而在過去十年間近98%的交易日中,醫藥生物行業的滾動市盈率水平均維持在30倍之上,最高達74倍。

寒冬之下,醫藥行業依然是券商研報關注的重點。國海證券認為醫藥行業舊模式和邏輯正被逐步修正顛覆,但支撐行業持續發展根本的健康序曲不變,未來市場容量仍會平穩增長,結構性機會突出

興業證券認為藥品行業面臨去產能、行業加速集中的情形,長期來看產品組合更豐富、具備規模生產、成本控制能力和轉型創新藥能力的公司會勝出,最終形成寡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