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中學課本?專家和網友意見十分不一致!

魯迅的文章該不該從中學課本刪掉?看專家怎麼說!

魯迅,是我國著名文學大師、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對於魯迅的文學成就,毛主席曾經評價過:“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中學課本?專家和網友意見十分不一致!

魯迅先生

曾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中學課本上有多篇魯迅的文章,比如《阿Q正傳》、《祝福》、《社戲》、《故鄉》、《藥》、《記念劉和珍君》、《孔乙己》、《秋夜》、《狂人日記》、《拿來主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了忘卻的紀念》、《風箏》、《藤野先生》等等。

但是近年來,中學課本上魯迅的文章卻屢屢被刪,比如初中語文課本刪除了《風箏》,保留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高中課本則刪掉了《阿Q正傳》《藥》《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保留了《記念劉和珍君》《祝福》《拿來主義》等。甚至一度傳來要把魯迅先生的文章悉數刪除的傳聞。

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中學課本?專家和網友意見十分不一致!

課文插圖:少年閏土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專家們給出瞭解釋。

專家們說:魯迅的文章太過偏激,充滿火藥味,全都是負能量。魯迅生活在腐敗墮落的舊社會,那時候社會黑暗腐朽,魯迅棄醫從文、用筆喚醒了人們,激發了無數青年人的鬥志,使他們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時代潮流中。魯迅的文章是舊時代的產物,而語文教材要與時俱進,必然會更新內容,魯迅的一些文章顯然過時了。

專家們說,我們現在的社會,老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社會一片繁榮、安樂祥和,人們急需充滿正能量的文章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魯迅的文章顯然不合時宜。而且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思想還不成熟,魯迅的文章有有點偏激,容易誤導學生們。

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中學課本?專家和網友意見十分不一致!

魯迅先生的文章容易誤導學生

對於專家的解釋,很多網友覺得不滿意。大家認為,魯迅是現代文學巨匠,他的雜文很多都不會過時,魯迅追求真善美的革命精神永遠都值得學習。還有,魯迅先生的文章是現代文學的標杆,理應保留下來,孩子們才能夠更加了解現代文學的情況。

其實吧,晨風君覺得專家們的意見有道理,網友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事實上魯迅先生的文章也不會被徹底從中學課本里刪除。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片優美的散文,就沒有被刪除。但是《阿Q正傳》就應該刪除,如果成年人看還可以,小孩子看可能就會成長為像阿Q那樣的無賴、欺軟怕硬、沒有骨氣。

晨風君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適合放到大學課本上去,特別是一些雜文。這些雜文首先是晦澀難懂,放在初中課本上是有點不妥;或者把魯迅先生的文章放在課外閱讀書目上,這樣比較好,還減輕了學生們的學習負擔呢!

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中學課本?專家和網友意見十分不一致!

其實可以把周樹人的文章編入課本的!

不知道大家覺得怎樣?你們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適合初中生學習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