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守護神,沒有吳越之爭,就沒有這個人

我們知道,吳國和越國的身後,各有一個大國撐腰,那就是晉國和楚國。所以吳越爭霸的大背景是晉楚的中原爭霸。而在吳越爭霸的主線索中,吳國伍子胥與越國范蠡的鬥爭又成為其中的副線索。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春秋爭霸史。起初,齊桓公九合諸侯,最早成為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晉文公在城濮一役擊敗楚國,使晉國稱雄一時,後世將“晉文”與 “齊桓”並稱。此後的一百多年,中原爭霸的主角就是晉國與楚國。楚國到了楚莊王時,終於擊敗晉國,稱霸中原。不過,楚莊王去世後,晉楚間戰事不絕。晉國長 期對外用兵使得握有軍權的晉國六卿——智氏、範氏、中行氏、韓氏、趙氏的力量均凌駕於晉王室之上,晉國的作戰力受到不少牽制,與楚之間的對抗也愈來愈顯得 吃力。

商人的守護神,沒有吳越之爭,就沒有這個人

這時候,楚國的權臣申公巫臣為了爭奪美女夏姬,和楚國大夫公子反鬧翻,不得已逃奔晉國。他鼓動晉王室開闢第二戰場,聯合其他國家,從背側牽制楚國。地處東南地區、尚屬部落小國的吳國,就這樣被選中了。

吳國由此躋身春秋亂世的爭霸當中,並最終成為一個遲到的大國。

當時的吳王是壽夢。晉國的權臣申公巫臣親赴吳國,說服壽夢叛楚。壽夢也正為楚軍的經常入侵所苦,便一口答應扮演這個角色。巫臣返回晉國,向當時的晉景公 覆命,然後帶著晉國125人的軍隊到達吳國,教授吳國軍隊乘車、射御及戰陣的技巧。由於人數不多,這支部隊應該是訓練用的示範部隊,其主要目的是協助吳國 建立中原式的武裝部隊。

吳楚之間的第一次正式衝突,發生在巫臣到達吳國一年後,也就是吳國壽夢二年,楚共王六年。此役多屬實驗性質。

巫臣趁楚王出兵攻打鄭國時,以吳國剛訓練完的新式武裝部隊偷襲楚國的東方盟友——徐國。楚國立刻派兵援救,但因主力部隊已經全部北上,兵力不足,只好採取守勢,以臨時防禦工事與吳軍對峙於淮河流域。

商人的守護神,沒有吳越之爭,就沒有這個人

中原諸國對初試啼聲的吳國居然和南方霸主楚國打成平手的戰績,無不刮目相看。吳國的國際地位大為提高,成為東南地區的新霸主。此後70年間,吳楚之間的大小戰役中,吳國在這些戰爭中明顯取得了較大的優勢。楚國只好採取消極防禦的戰略,靠地域遼闊、戰略縱深來消耗吳國。

吳王闔閭奪權成功後,積極向楚國展開軍事攻擊,在逃難吳國的楚國大將伍子胥的策劃下,由一代兵聖孫武出任總大將,兵分三路遠征楚國,攻陷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往隨國,楚幾乎亡國。

楚大臣申包胥苦苦向秦哀公求援,這就是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來歷。孫武鑑於楚國中西部聯合陣營軍容龐大,又有秦國的援軍,於是下令撤軍。吳王闔閭和伍子胥 雖然頗不願意,但也不得不放棄強佔楚京的念頭,楚國總算得以苟延殘喘。此後,楚國雖聯合屬國派兵攻打吳國,企圖報復,卻一再為吳軍所敗。到了春秋末年,楚 國在南方霸主地位的爭奪戰中,幾乎被淘汰出局。

商人的守護神,沒有吳越之爭,就沒有這個人

早在吳王闔閭奪得王位之時,楚國就意識到吳國已經成為不可小覷的敵人。於是,楚國採取了晉國當年對付他們的做法——扶持敵國的附屬國—一敵人的敵人,就算不是朋友,也算得上是一枚有用的棋子。

楚國選中的是越國。

越國的興起同吳國一樣,都是當時大國政治戰略的產物。如果說吳國的興起,是中原老霸主晉國為了有計劃地牽制楚國,特別選擇援助吳國,在楚國的後院豢養一條會噬人的野狼。那麼同樣的,越國的崛起,則在於楚國想要在吳國背後安排另一枚牽制的棋子。

這從越國幾位著名的大臣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幫助越國興起的幾位名臣范蠡、文種都是楚國人,也是楚國著名的才士,他們到越國的目的就是幫助越國攻打吳國。只不過,越國力量的茁壯卻不像吳國那樣幸運,而是充滿了坎坷與痛苦。

越國的活動最早出現在春秋歷史上,是公元前601年,楚國滅群舒,越國和吳國一道同楚國會盟了一次。此後,越國又銷聲匿跡了幾十年。就是在這個時候,越國和吳國結成了世仇,交戰不斷。吳王餘祭就是被一名越國的戰俘刺死的。

在楚吳對抗的早期,楚國支持下的越國曾多次與楚國聯手威脅吳國後院,雖然大多沒有成功,但也的確讓吳國執政當局深感頭痛。孫武在指揮長征楚都郢城以前, 曾經在吳國京城的南邊建築堅固的防衛城牆,並發動了一場不小的恐嚇性軍事行動,以阻止越國可能的蠢動。當時的越國君王是勾踐的父親允常。越國以前是吳國的 附屬國,但自從越王允常得到楚國的幫助後,便開始稱王,並且逐漸脫離吳國的統治。

後來,趁吳國大舉進攻楚國之際,允常又幾次攻打吳國。但是,由於越國剛剛崛起,力量有限,都沒有對吳國造成致命的危害。

但這卻點燃了吳越兩國之爭的導火索。

吳國的長征軍退出郢都後,楚國為了報仇,派出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來到越國,協助越國訓練武裝部隊,並提供物資支援,以提高越國的作戰能力。從此,吳越關係更陷入空前緊張的狀態。

商人的守護神,沒有吳越之爭,就沒有這個人

文種和范蠡正是為了落實這一援助計劃而來到越國的。

公元前502年左右,范蠡跟隨文種,經過長途奔波到達越國的諸暨。此時的范蠡還不到二十歲,文種比他大十歲左右。

文種畢竟以前在楚國當過官,而范蠡因為沒有名氣,越王就不太想重用他。因此,范蠡只好在楚、越一帶閒遊。

別看越國是個小國,范蠡初來乍到也並不好混。初到諸暨的時候,范蠡髮結如氈。文種給他送來了新衣服,讓他沐浴更衣去見越王。范蠡不從,說:“越王如果只是看重我范蠡的外表,而不是賞識我的才幹,那我也沒有必要留在越國了。”

很快,越王允常就召見了范蠡和文種。文種因為是楚國的大夫,在越國人眼裡是先進文化的代表,立刻就得到了一個差使。但范蠡沒有什麼名氣,允常又見他身材 魁梧卻外表邋遢,心裡當時就有些不悅,簡單地問了幾句就不理睬范蠡了。只是礙於文種的面子,他對文種說:“子禽,你讓范蠡先生住下,等候寡人召見。”

范蠡並沒有馬上被重用。當時,越國有個大臣名叫石買,居國有權。此人心胸狹窄,一向忌恨才能比他高的人。此人能言善辯,常常能說服越王採納他的主意。文 種和范蠡初到越國時,石買曾對允常說:“非我越人,其心必異。”後來,他見允常沒有立即任用范蠡,又進言道:“賣弄風姿的女子不講貞節,自我誇耀的士人不 守信用。這種周遊列國的賓客,自己找上門來,大概都不是什麼賢能之人。如果他真是人才,怕是誰都會搶著要呢。可范蠡一路走來,並沒有哪個諸侯看上他。很明 顯,范蠡不是什麼賢能之人,希望君王明察。”允常覺得石買說得很有道理,遂把范蠡拋在腦後。

且說范蠡在館驛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始終不見越王召見,不免心灰意冷,產生了離開越國的念頭。文種於是去越王面前為范蠡說情。文種對允常說:“成大功者不拘於俗,論大道者不合於眾。唯大王察之。”

一方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臣,一方是文明大國楚國的大夫,允常兩邊都不想偏幫,便取了個折中的法子——決定給范蠡一次機會。他命范蠡對越國各地進行考察,熟悉國情,瞭解民意。

自負的范蠡,早已不能容忍石買的詆譭和越王的“騎牆”,便趁機離開諸暨,以此表明自己的坦蕩襟懷。

見到這個局面,文種憂心忡忡地對范蠡說:“少伯,你不能就這麼走了,待我找越王說個明白再作定奪。”

范蠡卻笑道:“我也並非真的就此離開。在越國,我還是一個異鄉人,去越國各地熟悉國情,也是為以後進入核心決策層打基礎。況且,越王允常並非我心中的明 君,我倒是很看好嗣子勾踐。嗣子勾踐長得高高瘦瘦、臉面狹長、鼠目、發疏須稀卻眉廣盈尺,又鳥嘴鷹鼻、唇尖上翹。我學過些許相面的知識。以我所見,勾踐這 種面相說明他雖胸狹陰鷙,卻能幹、進取心強、堅忍有毅力,假以時日,定能成就一番大業。所以,我暫時先離開,也並非壞事。”

既如此,文種也不再勉強。

兩年後,允常病故,勾踐接位。在文種的努力下,范蠡重新回到諸暨。

范蠡當初的預言沒錯,勾踐有雄心壯志,也有識人用人的膽識。他和范蠡很投緣,經過一番長談,深為范蠡的才華傾倒,便起用他做大夫,後又擢升為上將軍。

看來,再有才華的人也要遇到伯樂才行。並不是每個人都看你很順眼。所以,遇到欣賞你的人,一定要懂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