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和唐、宋時期知名的皇帝或歷史人物比起來,大家對管仲的事蹟或許並不十分清楚。管仲是春秋的一位奇才,並且是大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學家。曾經輔佐過齊桓公登上了當時的霸主地位,齊桓公在他的幫助下,把自己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老百姓都過著富足安定的日子。管仲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富人家庭的大公子,而是一個家道敗落,十分貧困的家庭出身,吃不飽、穿不暖,從小就受了不少苦。再稍微長大一點,管仲開始外出經商。說是經商,但也就是一些本錢很少的小買賣。在古代,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只有沒地可種,穩定不下來的人,才外出做生意。而且在古代的時候,社會也沒有能讓商人發家致富的條件,所以那時候做生意很難轉到前,一不小心就賠個血本無歸。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管仲就是這樣,外出做小生意,不但遭人冷眼,被人看不起,還在長時間生意冷清之後,把自己的本錢也給賠了進去。當時和管仲同村的,有一位名叫鮑叔牙的人。他和管仲大小相當,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很好。他家裡的境況比管仲好得多,由於關係好,所以管仲經常在沒飯吃的時候,到鮑叔牙的家裡“蹭飯”。鮑叔牙也經常主動在生活生接濟管仲。兩人雖說是一個富一個窮,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卻從來沒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響。鮑叔牙從來沒有因為接濟管仲,而認為自己對他有恩,期望他的什麼回報;管仲也從來沒有因為接受了鮑叔牙的賙濟,而感到虧欠於他。兩人該怎麼交往怎麼交往,誰也不拿接濟不接濟當回事。反而管仲,還經常因為自己聰明,而“欺負”老實的鮑叔牙。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後來管仲開始到各個地方做門客,為當官的人家出力,但都不太長久,一直處於漂泊的狀態。後來齊國當權的齊僖公去世,齊襄公即位,管仲開始成為了公子糾的下屬,而鮑叔牙此時也成為了公子小白的幕僚。齊襄公在位時,實施了很多不好的政策,為齊國造成了消極的影響。他們兩人就對局勢做了深刻研判之後,認為國家在這位老闆的帶領下,一定會發生動亂,於是決定管仲帶領一人流亡魯國,而鮑叔牙則是逃亡到了莒國。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後來齊國果然發生內亂,齊國貴族內部因為不滿這一任的領導,便發生了激烈的流血鬥爭,而老闆在這場鬥爭中被殺。於是,齊襄公堂兄自立為齊國國君。但沒過多久,公孫無知又重蹈了齊襄公的覆轍,也在貴族內鬥中被殺,以至於齊國到了無人統領的地步,國內形勢非常混亂。這時,輔佐不同人的他們,都看到了機會,知道自己已經到了擁護主人回國的時候了。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當時形勢十分緊張,而兩位公子都有同樣繼任國君的資格,所以決定誰能勝出的就只有速度快慢的關係,就是說,這兩位流亡在外的公子,誰能領先一步回到齊國,誰就能名正言順的當上國君,晚一步到的,只能屈居其下。管仲輔佐著公子糾在距離比較遠的魯國,按照日程計算,回國的日期肯定要比公子小白晚。於是管仲在魯莊公的支持下,帶領一對人馬,藏在公子小白回國的路上,意圖行刺。到公子小白經過的時候,躲在暗處的管仲射出一箭,正好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腰間,但是並沒有射中要害,而是從兩層衣服中間穿了過去,看起來像是射中了一樣。看到這支箭,他知道有人在暗處刺殺自己,看到那支箭正好射中了自己的衣服,他就地一躺,把自己的舌頭咬破,裝作被射中了,口吐鮮血。管仲見到公子小白中箭倒地,以為被自己射死了,所以連忙又回到公子糾的身邊,回報了這件事情,以為在沒有人可以和公子糾搶國王這把位置了。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公子小白在敵人撤走之後,和守護者一起,秘密地趕路。努力之下,他們回到了大本營,繼任了齊國國君,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公子小白當上國君之後,要任命鮑叔牙做齊國宰相。但是鮑叔牙並沒有接受這個任命,而是告訴齊桓公,昔日我們流亡外國的時候,我能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您不至於在流亡途中受苦。但是如今您當了國君,我卻不具備繼續輔佐您,使您成為霸主的能力。齊桓公聽了很感動,就問鮑叔牙,誰是真正能輔佐自己,讓自己把國家治理好的人呢?鮑叔牙回答說,要說具備當宰相能力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管仲。

管鮑之交,被世人稱頌,但最值得歌頌的主角卻不是管仲

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竟然推薦管仲,心裡感到非常驚訝,而且想到他曾經為了公子糾行刺自己,也覺得不能接受。於是鮑叔牙進一步向齊桓公介紹管仲的才華,並且說管仲當時伏擊您,是因為他那時是公子糾的人,如果您重用了他,那麼他一定會像忠心對待公子糾那樣,更加忠心的輔佐您。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解釋之後,才終於赦免了管仲,並且把他召到了身邊,任命他做了宰相。後來管仲在說起自己和鮑叔牙之間情誼的時候,非常動情的告訴別人:我小時候非常貧窮,曾經和鮑叔牙一同做過小生意,那時總是我分的錢多,鮑叔牙分的錢少。但是他從來不認為我貪財,而是知道我太過貧窮,更需要錢。在我做門客的時候,曾經幾次被人趕出門,鮑叔牙也從來不認為我無能,只是說我沒有遇見合適的主人。到了公子糾失敗之後,我沒有跟隨他赴死,鮑叔牙也沒有把我單程苟且偷生的人,而認為我不拘小節,不以一時失敗,而輕易放棄自己的性命。所以生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懂我的人,就是鮑叔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