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引 言

對於股市的投資者或者投機者來說,如果買入一隻上漲10倍的股票,使自己資產增值10倍,絕對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2009年初至2018年底這10年間,有多少股價上漲近10倍股票的股票?它們出自哪些行業和地區?推動它們股價上漲的因素有哪些?本文通過10年間A股的數據統計,梳理出上漲10倍左右的股票,並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希望對投資者遴選牛股有所幫助。

什麼是10倍股?

在討論10倍股之前,我們先理解一下什麼是10倍股。

10倍股(tenbagger)概念由投資大師彼得·林奇首次提出,是指股票價格在10年之內上漲超過10倍的股票。“tenbagger” 一詞來源於棒球運動中4壘安打 “four bagger”,“bagger” 是棒球中的壘打,這裡暗指股價的1倍。因此10倍股(tenbagger)就是10倍股價,即股票上漲900%,也就是年複合上漲約 25%

10年10倍A股

A股10年間,有44只股票經歷了借殼上市、資產注入、資產重組,有部分也取得了10倍的高收益。但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些資本運作是不可預知的,取得的收益有很大的偶然性,無借鑑意義,因此10倍股的統計中剔除了此類股票。

另外,對於10年內新上市的股票,為保證收益具有可比性,剔除了上市後發行價與二級市場交易價之間的溢價收益部分。

用上述方法後,僅有19只A股上漲在900%以上,而大名鼎鼎的“貴州茅臺”卻被排除在外,因此代表性較差。為使10倍股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放寬收益率到700%,此時共有35只股票取得了約10倍的收益。詳見下表: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按地區統計

如果單純按地區統計10股家數,對於上市公司比較少的地區不太公平,本文按照10倍股家數分地區占上市公司比例來統計,結果見下圖: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注:沒有出現10倍股的地區不顯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內蒙福建地區10倍股佔比較高,而不是熱門的廣東和浙江地區。

按行業統計

同理,分行業統計10倍股佔比結果見下圖。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注:沒有出現10倍股的行業不顯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電器儀表乳製品、家用電器行業10倍股佔比較高,而不是熱門的中成藥和生物製藥。

股價對比

10年期間,A股整體和10股期初、期末股價對比見下圖。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10倍股的期初平均股價要高於A股整體期初平均股價。很多投資者喜歡選擇低價股,上圖揭示了依靠股價高低選股,從長期看並不是最優策略。

淨資產收益率和毛利率對比

下圖展現了A股整體和10股在淨資產收益率、毛利率上的對比。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10倍股在淨資產收益率和毛利率上明顯比A股整體高出一大截。這點與直覺相符,毛利率較高意味著企業的產品議價能力較強,淨資產收益率高意味著企業經營效率高,這兩點使企業的業績穩健較快增長。

驅動力分析

股價的上漲,無非是業績和估值兩因素驅動。本文采用10年中每一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作為增長因子,來計算10年總業績增長率,該增長率作為業績驅動。這裡沒有采用利潤增長率,是考慮到有些利潤增長是靠增發融資、併購等方式取得的,而這些方式必然攤薄投資者的股權,會高估業績驅動因子。

對於實際股票增長超過業績增長的那部分收益,我們歸結為估值增長收益,即估值驅動。

計算出10倍股的業績驅動和估值驅動後,將結果放入業績驅動座標和估值驅動座標系中,形成了以下散列圖。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其中浪潮信息、長春高新、貴州茅臺分別是估值驅動、業績估值雙驅動和業績驅動的典型。

三隻股票的業績驅動、估值驅動和總收益明細見下表。

10年間,浪潮信息的業績增長比較一般,但市場估值提供了540%的驅動力,因此總收益率達到了14倍

十倍牛股是怎樣煉成的?

長春高新,由估值和業績雙驅動,總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22倍

而貴州茅臺,儘管業績增長達17倍,但由於估值下滑50%,最終收益率僅取得了8倍

總 結

通過2009年-2018年間10倍股的分析可以得出:10倍股無股價高低的偏好;它們在消費品行業中佔比較高;其淨資產收益率和毛利率明顯高出市場整體;業績和估值雙驅動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因此,可以預料,牛股在業績穩定高增長、估值較低的股票中產生,然後加以時日,10倍股就這樣煉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