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與水科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管理委員會會議暨2018年年會在河海大學召開

近日,水安全與水科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建設管理委員會會議暨2018年年會在我校召開。江蘇省教育廳科技產業處張兆臣處長,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建雲院士,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院長張建民院士,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陳永燦教授,協同單位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戴濟群副院長、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鄭聲安院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等特邀代表,河海大學黨委書記唐洪武教授、校長徐輝教授、副校長鄭金海教授,以及中心團隊負責同志和骨幹成員參加了會議。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唐洪武書記對中心成功認定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省部共建是中心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河海大學事業發展的一項標誌性成果。他對中心未來四年建設進行了展望:一要立足國家級中心的更高站位,高水平規劃建設好中心;二要服務江蘇深化校地融合發展,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三要更加緊密地開展協同,產出標誌性成果,以優異成績接受2020年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評估和2022年教育部績效評估。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唐洪武書記致歡迎辭

張兆臣處長對中心成為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表示祝賀,對中心今後的高標準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他表示,江蘇省教育廳將繼續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工作,關心和支持中心建設發展。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張兆臣處長致辭

張建雲院士、張建民院士、陳永燦書記、鄭聲安院長、戴濟群副院長等協同單位代表分別作了發言,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建設好中心。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張建雲院士發言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張建民院士發言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陳永燦書記發言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鄭聲安院長髮言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戴濟群副院長髮言

中心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徐輝校長作總結髮言,回顧了中心培育建設的發展歷程,對所有參與中心申報、建設工作的單位和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希望大家繼續積極主動參與中心工作,以省部共建為契機,針對國家水安全保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為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中心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徐輝校長作總結髮言

中心建設管理委員會會議由鄭金海副校長主持。中心副主任任旭華教授作中心工作報告。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鄭金海副校長主持會議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中心副主任任旭華教授作中心工作報告

中心2018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環節由清華大學張建民院士主持。六位中青年學術骨幹分別作學術報告: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院長楊濤教授作報告《無線微波通信大數據挖掘及水利應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副院長傅旭東教授作報告《雅魯藏布江古洪水事件重構重點基金的年度進展》,河海大學張健教授作報告《城市深隧建設中的水力學問題》,清華大學楊雨亭教授作報告《全球變暖與乾旱變化》,河海大學蘇懷智教授作報告《“兩高”大壩服役安全診斷與饋控研究進展》,河海大學魯春輝教授作報告《海岸帶含水層海水入侵與防治》。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楊濤教授作學術報告 傅旭東教授作學術報告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張健教授作學術報告 楊雨亭教授作學術報告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蘇懷智教授作學術報告 魯春輝教授作學術報告

水安全與水科學協同創新中心於2012年5月由河海大學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組建,核心協同單位有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2013年4月,水安全中心被認定為首批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在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工作中,通過初審,進入答辯。2016年,在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績效評估中獲得A等。2018年12月,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心成立以來,構建了以9個核心制度為保障的協同制度體系,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組建形成22支創新團隊,探索形成了有組織的穩定支持的創新任務組織模式,自組織的創新團隊建設與發展模式,行業水利英才培養機制,建立了以創新任務和成效貢獻為依據的績效評價與考核制度。中心在河海大學江寧校區新建面積達5萬多平米的水安全與水工程大型試驗基地,在新安江建成流域水文多功能野外實驗基地。學校在機制體制改革、資源共享、條件建設、任務經費方面給予了中心充分的保障。經過6年建設,取得了“水循環多要素耦合模擬與精細化水文預報理論方法”“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關鍵技術與應用”“平原河網區水動力-環境-生態耦合作用機理與多目標調控關鍵技術”“水庫大壩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一流水利水電專業人才的多元協同培養模式”等多項標誌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成果在水利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巨大的防洪、供水、水資源、水環境和生態等效益;“複雜河網水資源調控、多目標群閘自動調度技術”應用在淮河、太湖、珠江等多個流域30多個工程等的多目標調控中;“極端氣象和水文條件下的流域洪水預報和工程調度技術”應用於長江三峽水庫、淮河等流域;“高壩大庫和長距離調水等巨型工程安全監控”的成果應用產生經濟效益7.89億元;圍繞應對河湖管理困境而施行的“河(湖)長制”這一國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與技術服務,成為“河(湖)長制”專門人才的培訓基地。

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暨201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