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茶:規範化的普洱茶的電商之路

大量從事普洱茶交易的商家入駐電商也不過是近些年的事情,在普洱茶發展的道路上,電商的崛起為普洱茶順利進入消耗市場開闢了一條新的渠道,普洱茶電商的快速發展也使電商慢慢從市場中的配角慢慢變為主角,即使在實體銷售遇冷的2015年,普洱茶在電商平臺的表現依然搶眼。

中期茶:規範化的普洱茶的電商之路

在中期普洱茶的發展史上,電商之路顯得有些舉步維艱,那麼其中的難點在哪呢?

一、對非名廠、名品牌中期茶的認可度不高

名廠和知名品牌的中期普洱茶儲量較為稀缺,而大量的中期茶茶品是屬於非名廠、非知名品牌,這也導致了電商平臺上大量的中期茶茶品也大多是非名廠、非知名品牌的,並沒有較高的知名度,自然信任度也不高,更別說需要在長期交易中形成的口碑了,這就令大多數茶友雖有意嘗試卻舉棋不定。

二、茶樣與未完善的價值評測

電商平臺覆蓋範圍廣,選擇電商也是為了交易便利,但僅僅瀏覽平臺發佈的信息,而沒有線下到店品飲茶樣和現場親自驗貨的步驟,一般會採取快遞提供茶樣試飲,但那涉及到的茶樣和運費該由買方還是賣方來承擔?

除此之外,電商還是以低價爆款茶對應的品牌為主導,純利潤相對較低依然是很多電商品牌面臨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市場還未對其完善價值評測的中期茶,是否能保證每一款的中期茶品都能對應好該茶品應有的價值?

三、庫存與售後

入駐電商平臺上的茶商需要有大量精品中期茶庫存來維持茶品的流通,由於中期茶品質的優劣和倉儲息息相關,電商平臺上的茶商拿貨驗收後,因長時間的密封處理會影響中期茶的轉化,還需要有專業的茶倉進行存儲。

還有一個難題是但凡從電商渠道購買的中期茶都牽扯到開箱驗貨的問題,而在茶倉發貨至安全送達後,一旦開箱後密封或倉儲沒做到位,導致一件中期茶的價值大打折扣後,買家選擇退貨處理,那其中的損失又該如何解決?

綜合上述三點,雖然現在中期茶在電商平臺上有諸多的難題,但以往的低迷不代表以後還是低迷,這都是未來的商機,從近來的雲南政府開展的“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中,著力整治商標、品牌假冒侵權,假冒綠色有機產品、假冒產地、古樹茶,網絡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的一系列行動,可以看出政府對普洱茶在電商平臺上誠信交易的重視,這也為中期茶在電商平臺上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普洱茶投資市場終歸還會向電商平臺靠攏,就像紅酒投資市場那樣,利用電商平臺覆蓋範圍廣,交易便利的特性是普洱茶投資成為全民都可以參與的投資項目。現今就看哪家中期茶電商平臺能夠破掉上述的難點,首先做到讓消費者擁有放心消費的信賴,哪家就可以從電商平臺中獲益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