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輝:非洲有1萬多家中國企業 90%屬於民營企業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6日下午舉行記者會,5位全國政協委員劉世錦、南存輝、葉青、周鴻禕、周群飛就“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南存辉:非洲有1万多家中国企业 90%属于民营企业

3月6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劉世錦、南存輝、葉青、周鴻禕、周群飛談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是問給南存輝委員,我們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都走向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中國企業在非洲的經營能夠為當地的發展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同時非洲政府為中國企業在哪些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非洲是“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一帶一路”的建設應該會為中非合作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據調查顯示,現在在非洲大陸,大約有1萬多家中國的企業,其中90%屬於民營企業。中國的企業在非洲大陸開展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為非洲相應的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解決了發展的瓶頸問題。中國有一句話叫“要致富先修路”。我們企業在非洲很多國家投資太陽能光伏電站,為當地電力建設,特別是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很多支持。所以中國的企業在非洲大陸作出的努力是多方面的。比如剛才講到,不僅改善基礎設施,包括創造就業、提供稅收、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增進文化交流和民間交融。

南存輝:同時,我們帶去的這些發展理念特別重要。因為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經濟競爭時代,中國的企業,包括中國的民營企業在內,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們的競爭能力,包括我們的產品技術水平,都具備了全球化的競爭能力。非洲也好,歐洲也好,其實國際化競爭,意味著標準的國際化,具備了國際化標準,在哪裡都有市場。中國產品走向非洲的時候,同樣我們會把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管理水平帶到非洲去,比如我們在埃及有自己的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在那裡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們在埃及95%以上的員工是當地的,就是本土化融為一體,給他們培訓、培養,提升他們的國際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南存輝:中國的企業現在在非洲的發展,為當地基礎建設、經濟、稅收,乃至整個經濟社會提升帶來很多幫助。我們在非洲發展的時候也看到了,中非經貿合作總的來講比較順利,但是我們也希望當地政府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比如在推動對外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打破壁壘方面多做一些努力。還有就是在推動稅收和外匯政策的創新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比如推進外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另外,企業在埃及賺錢,匯出來很困難。

南存輝:另外,保持政府政策的延續性。同時為我們在非洲設工廠的企業,企業負責人也好,企業員工外派也好,提供一些簽證外事方面的便利和援助。我相信中非合作發展會越來越順利,對各國都有好處。

(根據網絡直播文字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