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昇騰、鯤鵬,華為系列芯片引領各自生態圈

華為芯片大軍再添一“神獸”,華為7日正式發佈名為“鯤鵬920”的芯片以及基於該芯片的服務器TaiShan。

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介紹,鯤鵬920採用7納米制造工藝,基於ARM架構授權,由華為公司自主設計完成。第三方數據顯示,鯤鵬920的SPECint性能(CPU整數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基準規範)超出業界標杆25%,能效比優於業界30%,是目前業界最高性能的、基於ARM架構的芯片。同步推出的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系列服務器產品,包括均衡型,存儲型和高密型三個機型,主要面向大數據、分佈式存儲和ARM原生應用等場景,為企業構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計算平臺。

在鯤鵬發佈之前,華為最知名的是麒麟系列芯片,以及去年面世的AI芯片昇騰系列。鯤鵬“橫空出世”,與另外兩大芯片系列如何形成互補?華為Fellow艾偉昨日向記者表示,這三個芯片系列屬於三個相關但又不同的生態環境。“麒麟基於智能手機,鯤鵬既可以在雲上運行原生的ARM應用,也可以拉通終端應用,昇騰會滲通到所有生態裡,讓它們具有AI性能”,他說,未來三款芯片生態會各自發展,但又會相互滲透,這也意味著有更多創新機會。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鯤鵬920在創新上也有很大突破。徐文偉向記者表示,ARM芯片最大的優勢是低功耗,以前多用於智能終端、物聯網,一直以來外界總認為ARM只能用於低功耗場合,計算能力不行。這次在ARM授權框架下,華為針對一些特別常用的應用,如大數據等進行了優化,使得鯤鵬920的性能達到一個新高度,超越主流CPU,“可以說從鯤鵬920開始,‘ARM處理能力不行’這個帽子可以扔掉了”,他說,在高科技領域,“創新必須是全球合作,開放共贏。”

徐文偉在採訪中表示,和此前的芯片產品一樣,鯤鵬920只會集成在華為的產品中,不會對外銷售。他指出,華為從1991年開始開始涉足芯片設計,其目的是提高華為產品的性能、增加集成度、降低成本,此前發佈的麒麟和昇騰芯片,也都滿足華為自己的產品,“這個道路一直不會改變,華為不會成為一家以芯片業務為主的公司。”

談及未來芯片發展的趨勢,艾偉則指出,在萬物互聯,萬物感知和萬物智能的世界,任何一個有傳感器的設備都需要一顆芯片,而這個芯片在未來可能都要搭載AI功能,“傳感器、CPU、雲計算合而為一,將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