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运营亏损只能简单粗暴的涨价吗,还有其它方法弥补亏损吗

在日常生活中,见多了各种涨价,而且往往是官方带头涨价,比如旅游景点涨价,水电气涨价,汽油涨价,而涨价原因,就两个字:亏损,至于怎样亏损,一句话都不说,如果是盈利性企业,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你怎么涨价那是你的事,和别人无关,但往往这些涨价的都是国字头的带头涨价,比如这次地铁涨价,地铁是公共交通,应该体现公共属性,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再说了,运营亏损可以想下其它方法,比如降低各种成本,在其它方面提高收入,可是它还是毅然决然的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涨价,而民众没有任何抵抗力

武汉地铁运营亏损只能简单粗暴的涨价吗,还有其它方法弥补亏损吗

其实地铁“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建造成本,查了下地铁纸坊线,线路长约16.9公里,项目总投资达115.5亿元,平均一公里接近7亿,纸坊线沿线一马平川的,又没有拆迁的,成本怎么这么高,可能有人说有溶洞,那也用不着这么高吧,再说为什么不建成高架轻轨,那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大部分的车站建得过于豪华,都是大理石地板和墙面,造价昂贵。地铁本来就是高投入项目,在做到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应该朴素使用,避免豪华装饰,从而降低建造成本,地铁越修越豪华,七成的用电量都用在不该用的设备上,只有三成的电用在牵引地铁上。“有一种腐败是偷工减料,也有一种腐败是料足得不得了!”

比如每个车站都有安检,那么多设备还有人工,效率非常低,在头条上看到日本地铁车站都没有安检,我们到底是怕什么,还不如日本安全吗

武汉地铁运营亏损只能简单粗暴的涨价吗,还有其它方法弥补亏损吗

还有日常维护成本肯定高,不需要想,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我说的成本高不是正常的高,而是不合理的高,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各种事件花销

既然亏损那还拼命修那么多地铁干嘛,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纽约地铁的第二大道线最早在1929年被提出,直到2007年才被正式批准动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预算对风险的重重考量。现任纽约联储董事会董事凯瑟琳·威尔德曾说:“我们并不是不热爱第二大道线,而是我们要权衡利弊,选择当下最合适的项目来建设。”市区你可以赌好多乘客不管怎么涨价都会坐,可是偏远的地方呢,花那么多钱建的地铁根本没人坐,别看好多人整天在网上说我们这里要建地铁,其实好多地方人流量根本不够,这个应该建造之前有个评估,别说地铁考虑的是以后,当前的都不能保证,怎么保证以后的,再说最近一个热点新闻不是人口断涯式下跌吗

好了,可能你说以上这些都很好的控制了成本,可是运营还是亏损啊,就算这样,你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就一涨了之啊,有些人可能会说,涨吧,涨了坐的人少了坐地铁舒服,可是你想过没有,坐地铁的人少了地铁不是更加亏损吗,亏损结果就是涨价,最后恶性循环,

不是我们反对涨价,而是涨价要适当合理,适当涨一点没意见,不能一下涨50%,还有可以增加广告等来增加收入啊(只要不是(无) (痛) (人) (流)或者癌症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好等各种医疗广告,一般人都能接受的),还有能否公布一下各种成本各是多少,然后收入是多少

还有,当一切都是透明的,我想好多人是支持涨价的

在纽约,当地人自发组成了“乘车族”运动组织。从1996年起,他们每年都为纽约地铁系统评测打分,监督地铁运营的每一步发展。

在中国香港地区,关于每一条地铁每一个地铁站的工程进展都能找到“堆起来有几米高”的信息公开文件,甚至会细化到“工程范围内有715棵树,其中209棵予以保留,我们会把植树建议纳入工程计划内,估计会种植343棵树”这样的程度。

武汉地铁运营亏损只能简单粗暴的涨价吗,还有其它方法弥补亏损吗

最后提醒一下地铁是公共交通,要体现公共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