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之兼容性測試(下)

軟件測試之兼容性測試(下)

對於基於計算機平臺的軟件,在測試過程中必須考慮軟、硬件的兼容性,在設計測試用例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數據轉換或轉移的問題,應該盡力發現其可能帶來的錯誤。不僅是基於計算機平臺的軟件,對於嵌入式軟件也一樣,在軟件升級時,也需要考慮硬件平臺的兼容性。一個軟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不僅可以降低技術支持的成本,還可以減少系統的維護版本,但不至於僅僅因為兼容性的問題而升級系統。

一、軟件兼容

軟件兼容是指待發布軟件與常用軟件在同一環境下使用時,相互之間的影響。計算機中常用的軟件有下載類軟件、即時通信類軟件、壓縮解壓類軟件、文檔編輯類軟件、位圖圖像處理類軟件、矢量圖圖像製作類軟件、動畫製作類軟件、殺毒類軟件、光盤刻錄類軟件、系統鏡像類軟件、多媒體播放軟件和其他類軟件。

軟件兼容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瀏覽器兼容、分辨率兼容和打印機兼容。但對於嵌入式產品幾乎不存在軟件方面的兼容性問題,因為不可能和其他軟件同時運行於當前的產品中。

1.1 瀏覽器兼容

瀏覽器是Web 客戶端最核心的構件,來自不同廠商的瀏覽器對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 或不同的HTML 規格有不同的支持。例如ActiveX 是Microsoft 的產品,是為Internet Explorer而設計的,JavaScript 是Netscape 的產品,Java 是Sun 的產品等。另外,框架和層次結構風格在不同的瀏覽器中也有不同的顯示,甚至根本不顯示。不同的瀏覽器對安全性和Java 的設置也不一樣。

測試瀏覽器兼容性的方法是創建一個兼容性矩陣。在這個矩陣中,測試不同廠商、不同版本的瀏覽器對某些構件和設置的適應性。

兼容性矩陣見表14-1。

軟件測試之兼容性測試(下)

1.2 分辨率兼容

分辨率兼容測試是為了驗證頁面版式、界面顯示以及相關字符在不同的分辨率模式下顯示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在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會明確地定義系統所支持的分辨率。但是客戶計算機的分辨率多種多樣,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全部覆蓋到所有的分辨率,並且在成本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一定要完成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定義的分辨率,並且一定要在說明書中註明系統所支持的最佳分辨率。常用的分辨率為1024×768、1440×900、1280×800 和1366×768,這是客戶最可能使用的幾種分辨率,系統一定要支持,其他的分辨率可以儘量兼容。有時為了降低風險,在啟動系統時,系統會對當前的分辨率進行判斷,如果當前的分辨率不是最佳分辨率,系統則會將分辨率強制轉換為系統所支持的最佳分辨率。

1.3 打印機兼容

打印機兼容測試是指使用不同的打印機進行打印報告,觀察打印出來的報告排版、內容是否正確。

現在很多系統都具備打印報告的功能,由於客戶使用的打印機型號各不相同,所以系統需要兼容各廠家的打印機型號,保證打印報告的內容沒有問題。一般情況下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會明確定義系統支持哪些型號的打印機,但是客戶如果已經有打印機了,肯定不希望因為購買了我們的系統而另外再買一臺打印機。客戶希望系統能支持他們現有的打印機。一般測試打印機兼容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不同廠家的打印機型號;二是打印紙的規格。

打印機型號兼容性方面,主要是兼容一些常用的打印機型號,由於不同型號的打印機對系統的字體兼容略有不同,所以有可能出現打印出亂碼或打印內容丟失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需要規格說明書中詳細定義兼容的打印機型號,但在系統設計過程中可以儘量考慮通過程序來做到更好的兼容,解決字體對打印結果的影響。

打印紙規格兼容性方面,主要是對常用的B4 和B5 紙進行兼容,由於紙張的大小不一樣,對於紙張的兼容更重要的是注意排版內容是否正確、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系統銷售到國外,必須測試對Letter 紙張類型的兼容,因為國外主要使用的是Letter 類型的紙張。

1.4 數據庫兼容

數據庫兼容性主要包含兩種情況:一是主動地升級數據庫,包括數據庫平臺的升級;二是被動地升級,由於原數據庫本身的缺陷或用戶需求的更改,不得不升級數據庫。

數據庫兼容性測試要點如下:

(1)完整性測試。

檢查原數據庫中各種對象是否全部移入新數據庫,比較數據表中數據內容是否與升級前數據庫中的內容相同。

(2)應用系統測試。

模擬普通用戶操作應用的過程,並結合其應用操作的運行結果進行檢查,在數據庫移植過程中,存儲過程比較容易出錯。

(3)性能測試。

數據庫升級後,需要對升級後的數據庫性能進行詳細測試,並與升級前的數據庫性能進行比較,檢查數據庫升級後性能變化的情況。

1.5 操作系統兼容

操作系統兼容性是指在一個操作系統上開發的應用程序,不做任何修改、不用重新編譯即可直接在其他操作系統上運行。

由於軟件開發技術的限制以及各種操作系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因此目前大多商業軟件並不能達到理想的平臺無關性。如果該軟件承諾可以在多種操作系統上運行,那麼就需要測試它與操作系統的兼容性。

通常所說的操作系統測試,更多的是指在客戶端的使用情況,即客戶可能使用到的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但對於一個多層次的系統,其兼容性不僅指客戶端的使用,還包括服務器端兼容性,但服務器更換平臺的情況相對較少,因此操作系統的兼容性更多是指客戶使用的操作系統平臺。操作系統兼容性的測試內容不僅包括安裝,還需對關鍵流程進行檢查。需要測試哪些操作系統上的兼容性,首先取決於軟件用戶文檔上對用戶的承諾。

客戶端使用到的操作系統更多的是Windows 操作系統,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操作系統類型。

常見的Windows 操作系統主要包括 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 和Windows 8操作系統,但歐洲地區使用更多的是Windows 7 和Windows 8 操作系統,Windows XP 相當來說使用得比較少。

(2)操作系統位數。

操作系統主要包括32 位和64 位兩種,但需要注意在國內主要使用的是32 位操作系統,歐洲地區主要使用的是64 位操作系統。所以在測試中文的操作系統時就沒有必要測試64 位了,只要測試32 位即可,同理對於英文操作系統一般只要測試64 位操作即可。

(3)操作系統補丁。

由於操作系統補丁不同,可能對應用程序帶來影響,最主要的是不同補丁帶來的庫函數的影響。

1.6 數據共享兼容

數據共享兼容是指系統與其他系統進行數據傳輸的能力。應用程序之間數據共享可以增強系統的可用性,並且用戶可以輕鬆與其他系統進行數據共享、傳輸。數據共享兼容性測試需要注意以下

幾個方面:

(1)是否支持文件保存和文件讀取操作;

(2)是否支持文件導入與導出操作;

(3)是否支持剪切、複製和粘貼操作,剪切、複製和粘貼操作是程序之間無需藉助磁盤傳輸數據的最常見的數據共享方式;

(4)DDE(Dynamic Data Exchange,動態數據交換)和OLE(Object Linking Embedding,對象鏈接與嵌入)是Windows 操作系統中在兩個程序之間傳輸數據的方式,DDE 和OLE 數據可以實時地在兩個程序之間流動;

(5)是否支持磁盤的讀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