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用LCA戰鬥機代替米格-21?一堆問題又來了

在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被巴基斯坦擊落後,有不少聲音認為,米格-21戰鬥機已經不再適合現代空中戰鬥,應該逐漸淘汰。

那麼,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印度空軍除了蘇-30MKI之外的“第二梯隊”。

米格-29

上世紀70年代,蘇聯決定發展兩種戰鬥機,主要應對美國的F-15和F-16戰鬥機。此後經過研究,蘇聯決定發展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9用來對抗F-16,發展蘇霍伊設計局的蘇-27用來對抗F-15。

新飛機的空氣動力方面的設計,則交由蘇聯空氣動力研究所(TsAGI)負責,研究成果讓米格和蘇霍伊一起使用。因此蘇-27的氣動外形與米格-29有些類似。

印度要用LCA戰鬥機代替米格-21?一堆問題又來了

雖然蘇-27和米格-29的氣動外觀類似,但是它倆尺寸相差很大。蘇-27戰鬥機的尺寸為:機長為21.49米,翼展為14.70米,高為5.93米,最大起飛重量33噸。

而米格-29戰鬥機的尺寸為:機長為17.32米,翼展為11.36米,高為4.73米,最大起飛重量20噸)。由於米格-29的機體尺寸較小,因此內部燃料箱總容量較少。受燃料的因素的限制,導致米格-29的航程比蘇-27要差很多(蘇-27則利用較大的內部空間,儲存了大量燃料)。

由於蘇-27尺寸較大,因此為了能最大程度減輕重量,它的結構採用了約30%的鈦金屬,使用比例比當時任何飛機都高,但是沒有采用複合材料。而米格-29,主要結構以鋁為主,另外還採用了一些複合材料。

印度當年引進米格-29戰鬥機也是為了應對巴基斯坦採購的F-16戰鬥機,米格-29被稱為“巴茲”( Baaz),印地語為“鷹”,其擔負的任務是在蘇-30MKI戰鬥機的身後形成印度空中第二道防線。

米格-29出口到30多個國家,印度是該噴氣戰鬥機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印度空軍目前部署的是升級後的米格-29UPG戰機,是當前米格-29戰鬥機各種型號中,最先進的一款。

印度要用LCA戰鬥機代替米格-21?一堆問題又來了

在印巴卡吉爾戰爭中,印度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得到了廣泛使用。這是人類空戰史上海拔高度最高的一場衝突。這場衝突持續了74天,雙方各傷亡1000餘人。儘管大多數西方人對此知之甚少,但是印度空軍(IAF)的經驗卻是里程碑式的,為極限作戰條件下空中力量的使用提供了參考。

在前線戰鬥機力量對比上,印度對巴基斯坦擁有750比350的優勢。巴基斯坦空軍機群只有30架F-16,遠遠不及印度空軍的145架高性能戰鬥機(米格-29,幻影2000和蘇-30)。這種不對稱或許是巴基斯坦空軍遠離戰鬥的決定性因素。

當時,米格-29戰鬥機負責為執行“幻影”-2000戰鬥機提供護衛,後者肩負攜帶激光制導炸彈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任務。

米格-21

米格-21是航空史上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戰鬥機之一。 米格-21在60年的歷程中服役過60個國家,包括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仍在使用這種戰鬥機。

印度空軍的米格-21巨大多數都是單座型, 1961年,印度空軍選擇米高揚設計局製造米格-21戰鬥機,從那時起購買了超過250架這種當時而言性能卓越的戰鬥機。

印度要用LCA戰鬥機代替米格-21?一堆問題又來了

雖然在1971年印巴戰爭中,米格-21戰鬥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進入21世紀後它們的性能已經落後了,目前僅被用作本土防衛攔截型戰鬥機。雖然有不少都經過的現代化更新,但是這種戰機實在太老了。

未來,印度空軍將很快用LCA戰鬥機,取代米格-21的其餘部分。

“光輝”LCA戰機

長期以來,印度通過與俄羅斯、法國和英國等國家簽訂採購及組裝生產許可協議,由印度本土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在當地組裝建造各種型號飛機。

然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就開始了輕型戰鬥機(LCA)的建造計劃,以取代從蘇聯採購的老式米格-21戰鬥機。隨著印度前總理給LCA命名 為“光輝” (Tejas)——第一架本土製造的戰鬥機在印度空軍服役。

印度要用LCA戰鬥機代替米格-21?一堆問題又來了

印度空軍最初引入了20架這種噴氣戰鬥機,第一個LCA戰鬥機中隊於2016年成立,名為“飛行匕首”。到目前為止,印度空軍訂購了40架“光輝”-Mk 1型戰鬥機,其中包括32架單座版和8架雙座版。

此外,印度空軍已開始採購73架Mk 1A型單座版“光輝”戰鬥機。

但是,如果以LCA戰鬥機取代米格-21,前者的造價比米格-21高出不少,而且這種戰機沒有米格-21皮實耐用。LCA戰鬥機從誕生後屢次推遲量產,就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所以,一旦LCA戰鬥機大量部署,其引發的問題可能也會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