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境內的冶父山景區。

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山上山下連成一體,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教群,成為江淮聞名的十方叢林,素有“江北小九華”之稱。

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冶父山最高峰為兜率峰,海拔375米,自麓至巔凡五里許,群峰聳拔,盤旋而上,遠眺江光,俯視五湖(沙湖、黃陂湖、後湖、白湖、巢湖)林巒崤密,雄峻秀麗,甲江淮間諸山,每當大雨初霧,晴空萬里,登上頂峰,上有浮雲紫霧,下有群巒疊翠,蔚成"冶父晴嵐",舊為廬江八景之一。

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冶父山山頭有寺,名曰"伏虎寺",山下有寺,名曰"實際禪寺",城中"金剛寺"設為下院,皆由教慈伏虎禪師創建。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個相貌奇醜、雙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遺棄, 巧遇一隻老虎路過,銜入洞中餵養大,並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

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孩子長大後當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離。後來到了冶父山,建廟安身,傳經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曄知曉,就敕封他為"孝慈伏虎禪師","伏虎寺"也因此得名。山上山下,也由此衍生了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禪師塔、報恩寺等多處古蹟名勝。該寺最獨特的佛教建築是無量殿,該殿至頂沒有橫樑架構,而直接採用大石塊壘成。寺內重要文物是青銅大鍋,被定為國家二級文物;寺內另有僧人墓塔四座,明、清碑刻16塊。

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成就了冶父山景區

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14年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