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一刻溫暖,獻祭歲月

在嗎?"小學同學發來了微信。他在老家務農,農閒時當包工頭,在縣城幹裝修。好久沒聯繫了,我以為有什麼事,趕緊回信息。還沒來得及,他又發過來一張照片,是我們小學畢業時拍的。我只覺得內心一陣溫暖,往事一幕幕浮上心頭。那時還小,生澀得很,照片中的男生們一本正經,宛如小大人,幾個女生蹲在前頭,笑靨如花。不一樣的面容,同樣的純真無邪;不一樣的神態,同樣的無慮無憂。

記得很清楚,當時班裡只有十三名同學,四個女生,九個男生。五年級上學期,我從初中輟學後轉到這個班。其實就這一個五年級教學班,村裡小學學生一直都不多。我們之後就更少了,沒過幾年,學校只剩三年級以下的了,四、五年級根本開不成班。我去以後,同學們很熱情,大家在一起度過了一年很美好的青春時光。學習方面,只有數學和語文,老師也不嚴厲,尤其數學老師,成天樂呵呵的,算是我們的忘年之交吧。

小學畢業後,有三四個同學直接就輟學打工去了。上了初中的,陸續又有好幾個同學退學,最後上到高中,考上大學的也就兩三個人。因此,我們的分別從小學畢業就開始了,之後一直在持續。雖然大家都住在同一個村子,但這些年幾乎沒怎麼見過面。過年時也一樣,時間很難湊到一起去。有兩個同學跟我就在一個莊子上住,距離不過一百米,然而,我亦有十餘年沒見過他們了。

他們一個遠嫁,一個長年在外打工,我又只是偶爾年關回去,難以謀面,很快便徹底斷了聯繫。其他同學裡,我只和兩個同學還有聯繫,其中一個便是剛給我發微信的同學。上學時我們關係就最好,他又在家,所以見面的機會多些。照片中的老師們如今尚健在,也已是風燭殘年。小學現在的環境比我們那時好多了,不過還是沒有學生,勉強維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我學的是文學專業,此刻卻不敢以最熟悉的方式去祭奠過往。

"過年回來嗎,再不聚咱們都快老了",他說。是啊,快老了,他比我結婚早,如今大兒子已十二歲。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大的也快七歲了。突然想起一首歌,"一瞬間發現人生太短暫,一瞬間發現路不再漫長。還沒騰出雙手擁抱自己,時光竟已走得這麼匆忙。怎麼剛剛學會懂事就老了",是啊,一晃就老了,不再逞強,不再年少輕狂。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此刻我真的回答不出。堅強地活著,溫暖地活著,已屬不易。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突然很羨慕古人,可以有抱膝長嘯,可以有窮途之哭,可以有秋士之悲,英雄之嘆,美人之吟。白日放歌須縱酒,然而我終不能放歌,也不能縱酒。我總覺得,內心的溫暖是對過往歲月最好的獻祭。此刻,我願熨平內心的褶皺,記一個無約之約。時光還是當年的溫度,一場大夢過後,只記春暖,不管秋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