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早戒了

週末去培訓學校接孩子,提前去了十分鐘。天氣很好,我便在樓下站會。不遠處就是小區出口,旁邊還有個超市,人來人往的很熱鬧。兩個小夥子,每人提著一個大透明袋子,裡面裝著六七個毛絨玩具。原來他們是附近美容院的,現在做活動,十元錢能進店免費體驗好幾個項目,價值兩三百,並且還送一個毛絨玩具。我仔細看了看,玩具做工不錯,去超市買十塊錢還不一定能買到。看著顯年紀大的那個小夥子工作熱情很高,看見女士,不論年輕年老,上去就推介。即使別人擺手拒絕,表現出冷漠或厭煩之態,他仍不氣餒,繼續推銷,陪同了老遠,看實在沒希望才罷手。

另一個小夥子略顯靦腆些,白白淨淨的,挺秀氣,僵硬的神態和短促的語氣表明他是個新手。他站在小區門口,欲言又止,欲動又止。一個年輕母親騎著電車回家,後面坐著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車速很慢。小夥子拿毛絨玩具攔住了電車,開始用蹩腳的言語推銷,作為旁觀者,我都有些替他緊張。年輕母親也是個性格內斂的人,女兒聽說有玩具,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母親便掏出了十塊錢,登記了信息。她不是那種愛裝扮的人,所住的小區很一般,不見得真會去體驗什麼項目。大家都知道美容院的坑有多深,但是不管怎麼說,小夥子開張了。前面的那個小夥子這會正追著一個女生在那推銷,口若懸河。

我想到了自己,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業務員,去各個幼兒園門口推銷少兒英語資料,一套好幾千塊。每天早上到公司後,有講師進行培訓,當然也有勵志活動。記得當時講師說,推銷產品實際上是推銷你自己,把自己推銷出去,產品自然也就賣出去了,所以要給客戶最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很關鍵,往往幾秒鐘定成敗,自信、熱情、專業是需要進一步構建的。後來我也做過別的業務,接觸了不少的培訓,從網上、書上也看了很多知識——當然都是成功學方面的。那時的成功學真的很火,書賣得火,名師也很多。卡耐基、安東尼·羅賓等各色成功學大師,個個如雷貫耳,夢想成功的人把他們當成了人生導師。

當時有一本書叫《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是打工皇帝唐駿寫的,流傳很廣。"成功可以複製",很高妙的宣傳語,無數人因此開始信奉成功學。不知道其他人如何,我最終沒能成功。我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做業務,努力過一番也沒做出成績,於是改行了。成功學現在很少有人提了,看來很多人跟我一樣成了"叛徒"。教人自信,傳授營銷技巧,本是好事,但成功學給成功下的定義很膚淺,很粗暴,成功之艱難被改編成了搖滾曲調。馬雲曾說"成功的原因很多,失敗的理由都差不多",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有人開創一門失敗學,可能門徒會更多,忠誠度也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